袋鼠檔案
袋鼠是一種古老的胎生動物,它們形態(tài)特征不一,大小懸殊。大赤袋鼠和大灰袋鼠可算是袋鼠中的“巨人”,身長達2.76米,體重75~80千克。最小的鼠袋鼠,身長只有5厘米左右,體重僅4克。
袋鼠善跳,靠后肢跳著去尋覓食物。袋鼠有條粗壯的尾巴,不動時同后肢組成三角架,可以端坐休息;跳動時既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又像一個“彈跳板”,使它跳得又快又遠,最快時速達60千米,還可跳過二三米高的障礙物,越過七八米寬的小河。
袋鼠雖是胎生,卻無胎盤。袋鼠媽媽懷孕四五個星期就生下一個像鉛筆頭大小的小袋鼠,長2厘米,重0.5~0.75克,沒有毛,看不見東西。靠前肢和靈敏的嗅覺,小袋鼠沿著媽媽給它舔出的道路爬進育兒袋,叼著袋里的乳頭發(fā)育成長。200天后,小袋鼠可外出活動,但一有危險就立即鉆入袋中,由媽媽帶著逃走。當袋內(nèi)孩子長到能獨立生活時,媽媽便不允許它再進去。
袋鼠的繁殖力驚人,當袋鼠媽媽袋內(nèi)的孩子能獨立生活時,它的第二個孩子便誕生了,同時,又懷上了第三條小生命。
古袋鼠
據(jù)化石考證,袋鼠在3000萬年前就已出現(xiàn)在澳大利亞。
一萬二千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巨袋鼠的外貌與現(xiàn)在的袋鼠十分相似,但體形要大得多,所以叫它巨袋鼠。
人們還在澳大利亞發(fā)現(xiàn)了食肉袋鼠的化石遺跡。食肉袋鼠大約生活在2300~2900萬年前,吃其他動物的肉,具有攻擊性,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滅絕。
食肉袋鼠除了以肉食為主以外,體型也很大,和袋鼠科的大型成員相仿。食肉袋鼠中較早期的成員身高1.5米,生活在漸新世到中新世。最后幸存的食肉袋鼠,站起來有2米高,到更新世晚期才滅絕。
袋鼠趣聞
袋鼠的跑速越低,能量消耗越大,加快到一定速度時,能量消耗反而相對減小。
袋鼠生活在草原、沙漠上,干旱時,會在荒漠上掘出一米深的井取水維持生命。
袋鼠平日和善、溫馴,不主動傷害別的動物,但一旦被激怒,就會不顧一切地搏斗。
袋鼠是澳大利亞特有的著名動物,連國徽上也繪著一只大袋鼠。
袋鼠圖常作為澳大利亞國家的標識,如綠色袋鼠用來代表澳大利亞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