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門海鮮夜排檔聞名遐邇。一到入夜時分,白天空蕩蕩的外灘邊馬路立刻熱鬧非凡。小販們推著特制的手推車,現(xiàn)場搭建帳篷,手腳非常麻利,不一會帳篷便成型了。順著馬路一溜下去,有五、六十家攤位,氣勢相當(dāng)宏偉。
早在清朝中期,沈家門便形成了熱鬧的街市,曾有“市肆駢列,海物錯雜,販客麇至”的記載,素有“小上?!?、“活水碼頭”之美譽。這里常年萬船穿梭。每逢漁汛,沿海十幾個省市的幾十萬漁民云集港內(nèi),桅檣林立,魚山蝦海,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海島漁港景觀。
沈家門的大排檔就在漁港邊,海鮮品種多多,有不少還是鮮活亂跳的。除了常見的梭子蟹、花蟹、瀨尿蝦、蟶子、海瓜子、魷魚、鯧魚之外,還有許許多多我連名字都叫不上的各式海魚和貝類。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們,小販有時欺生,見不是當(dāng)?shù)厝丝赡軙藱C抬價。雖然如此,但既然來了就不能不去坐坐,畢竟要感受一下當(dāng)?shù)氐囊股盥铮?/p>
最終選擇了人氣比較旺的一家。問了價格,覺得還能接受。
海鮮絕對新鮮,不過燒的功夫有點欠缺,四個菜全一個味,特別是攤主極力推薦那條魚,魚肉偏老,還沒自家清蒸的扁魚鮮美。之后,我們得出個結(jié)論,凡是自己叫不上名字的怪魚還是少點為妙。
夜排檔有不少賣唱的少男少女組合,大概是2元點一首吧。不過普遍歌喉不佳,坐我隔壁的一桌人先叫了一對少女組合,唱得都走音了;緊接著又換了一組少男組合,把一首好端端的《好漢歌》又給糟蹋了。但是這走音的歌聲倒也讓我體會到了小城的生活,與大城市完全不一樣,這也是我在旅途中所要追尋的東西。
當(dāng)?shù)厝苏f,吃海鮮一定要吃點楊梅燒酒,不然不夠味,也容易拉肚子。很多美眉為了以防萬一,也都皺皺眉頭喝了一些,這拉肚子可不是好惹的。而我們幾個卻沒信這個邪,滴酒未沾仍享受了美味,不知這是運氣還是巧合。
大排檔是遠遠比不上高檔飯店的服務(wù)與設(shè)施,也沒有豪華酒店的安靜與愜意,但就是有這么一批人喜歡這簡陋與嘈雜,喜歡這樣的自娛自樂、毫無拘束,喜歡享受這種所謂的味道。迎著海風(fēng),品嘗各路海味,確有逍遙自在之感。海鮮有生有熟,嗆蟹、毛蚶吃的就是生鮮,而芝麻螺、黃螺等吃的是熟味。大排檔里人頭攢動,觥籌交錯,炒菜聲、嬉笑聲混成一片,漁家味十足。所以大排檔總讓人有親切感。
當(dāng)然,如果想吃沈家門的海鮮,又不想去夜排檔這種衛(wèi)生設(shè)施相對簡陋的地方,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去海鮮樓。先前我們以為在正規(guī)的海鮮樓吃海鮮價格一定高,被宰的可能性也大,所以當(dāng)本地人向我們介紹一家酒樓的時候還有點猶豫。抱著先去看看的心情去了,結(jié)果這家酒樓的確沒讓我們失望,明碼實價,而且有不少海鮮比大排檔的開價還要低,燒得味道當(dāng)然比排檔要好多了。怪不得酒樓的生意這么紅火,整個樓面坐滿了食客。
選擇去哪兒吃海鮮,要看大家的喜愛了,畢竟是兩種不同的風(fēng)格,會帶給你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