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薪嘗膽》一文中,越王勾踐到吳國去給吳王當“奴仆”?!芭汀笔恰芭焙汀捌汀钡暮戏Q。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許多同學(xué)可能只是在電影、電視里看到過那些服侍當官的下人。不過,“奴仆”和“規(guī)矩”一樣,雖然都是兩個詞復(fù)合成的一個詞語,但“奴”和“仆”也是有區(qū)別的。我們可以通過這兩個字的象形字來進行比較。
在象形文字中,“奴”字左邊的“女”,就像一個女人側(cè)身站著,低頭,俯身,雙手前伸交叉在胸前。什么意思呢?古代的女人見男人就要這樣,一副溫順的樣子。盡管女人已經(jīng)很聽話、很溫順了,男人們還是要用一只大手一把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罵就罵。這樣的女人就是“奴”!
“仆”,一個側(cè)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頭上戴了一個“羊”的標志,表示這是一個戰(zhàn)俘或罪犯,除此之外,還要在他的屁股后邊插上幾根尾毛。我們都知道只有動物才有尾巴,他們這樣做,是不把人當人!不僅這樣羞辱他,而且還要他整天干重活!
奴仆,這樣的人過著悲慘的生活!
勾踐夫婦在吳國當奴仆,他們要給吳王養(yǎng)馬駕車、舂米推磨,服侍吳王,受盡了屈辱,他們要被吳國的大臣諷刺挖苦,甚至還被吳王他們隨時打罵。吳國侮辱越王,就是侮辱越國。勾踐作為越國的國君,當然感到是一種恥辱了。勾踐在吳國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國家,真可謂是“臥薪嘗膽”啊。
像“規(guī)矩”和“奴仆”這樣的詞語還有很多,比如基礎(chǔ)、妻子等,查一查,看看它們有什么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