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從英國留學回國的朋友,參觀了我前些年買在城郊的一處房產(chǎn),看到四周環(huán)境幽雅,居室寬敞,他大發(fā)感嘆,倫敦人奮斗幾十年,也未必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這句話滿足了我無限的虛榮心。
朋友此話,大有來由。朋友在英國五年,居無定所,他的床就是一張沙發(fā),只不過今天是黑沙發(fā),明天是黃沙發(fā)罷了。這并非因為他是一位窮學生。在英國。許多公司白領(lǐng)都因為房價昂貴,購不起房,不得不采取這種方式把自己安頓下來。一些飯店也看中這個市場,把許多房間隔成小間,里面放置一張沙發(fā),提供給客人使用。朋友說,租一張沙發(fā),非常貴。相當于每天要100元人民幣,在中國的話,這樣的價錢。幾乎可以住上一個有熱水、有電視、有空調(diào)的三星級賓館中的套間了。
但在英國卻不行,為了得到一張沙發(fā),還得進行預(yù)定。不然,這些飯店生意好的時候,你不得不到別的地方四處打聽。
這些白領(lǐng),雖然衣著考究,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但他們卻沒有家,一張沙發(fā)就是他們安心養(yǎng)神的港灣。
朋友的大學里。有一位美籍教授,他的妻子在一家圖書館工作,他們也沒有能力購房。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想因為購房,降低了生活質(zhì)量。
有一段時間。教授每天晚上往圖書館跑,原來他妻子偷偷睡在了閱覽室里,那是一個很大的房間。但這樣的美事被館長發(fā)現(xiàn)了,從此,他們又過起了把沙發(fā)當床的日子。
后來,教授買了一輛房車,很大,像中國的宇通大巴,他們進行了改裝。里面有冰箱、床、廚房,裝扮得很像一個家。每天下班,教授自己開著車,往城郊跑,因為城里沒有車位,他們也付不起高昂的停車費。教授的妻子在車上做飯。當教授把車開到城郊樹林里時,晚飯也做好了。他們用罷了晚餐,然后下車在樹林里散散步,車就成了他們的家。
朋友說,在英國,像這種把車當做家的人越來越多,每天傍晚出城,每天早晨回城。
這是我所不了解的本色英國,和掙扎在都市里的人生百態(tài)。
有人說,走出國門,是為了開闊眼界,這話真是真理啊。走出國門??梢詫W到新知識新技術(shù)新理念,其實,走出國門還可以讓人覺得“窩”的幸福感。我們錢不多,生活中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畢竟我們有一個家,關(guān)起門來,成為自己可以主宰的天地。不管它是大是小,是豪華還是簡陋。
(摘自《中國經(jīng)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