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朝都在宮廷中設立專門機構,養(yǎng)著一批職業(yè)畫家。漢朝有“黃門署”,唐朝有“集賢殿書院”,北宋直接設“翰林圖畫院”,在這些機構供職的畫家也都有專門的官職。明朝沒有設置類似畫院的專門機構,宮廷畫家襲用特務機構錦衣衛(wèi)的職銜,宣德到弘治年間,有一大批著名的宮廷畫家,如周鼎、謝環(huán)、商喜、呂紀、吳偉等,都授“錦衣衛(wèi)指揮”、“錦衣鎮(zhèn)撫”等銜。我因此作一個大膽的假設,宮廷畫家的任務之一是充當特務的角色。
我的這一假設不是沒有依據(jù)的。明代祝允明在《前聞記》一書中說,明初國子祭酒宋訥剛正威嚴,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器重他。有一天朱元璋閑坐無事,想見宋訥,但又不想打擾他休息,就派一個畫家潛伏到他家去畫一張像來。那天正好宋訥在家穿著公服,危坐不語。畫家就這么畫了一張宋訥生氣的模樣呈給朱元璋。第二天退朝后,朱元璋把宋訥叫住,問他昨天為何生氣。宋訥照實說了,如何如何,并惶恐地問陛下如何知道。朱元璋拿出畫像給他看,安慰了幾句。這段故事《明史》宋訥傳里也收入了,想必是比較真實的。祝允明說朱元璋想見宋訥,無非是托詞,說穿了就是不放心,怕臣下背地里做什么對他不利的事情。那時還沒有照相技術,只能派一個畫家去監(jiān)視“偷拍”。由此或許可以推斷,宮廷畫家在特務機構錦衣衛(wèi)供職,也是順理成章的。
我甚至認為,歷代宮廷養(yǎng)著畫家,表面上好像是為了繁榮文化藝術,實際上真正的任務是為政治統(tǒng)治服務。南唐李后主算是一個熱愛書畫藝術的皇帝了吧,他的宮廷畫院里有顧閎中、周文矩、衛(wèi)賢等一批著名畫家。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更是千古名畫。但根據(jù)史料記載,這幅名畫正是李后主“命閎中夜至其(韓熙載)第,竊窺之,目識心記,圖繪以上之”。據(jù)說,當時派去“偷拍”的除了顧閎中外,周文矩也“拍”過兩回,監(jiān)視的時間不同,“偷拍”來的情景也不一樣。
(湖南 葉穎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