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公寓大門口旁邊總有兩個乞丐常年呆在那里乞討,一男一女,還有三條看不出血統(tǒng)的大狗。兩個人,三條狗,天為屋,地做床,靠行人零零星星的一些硬幣勉強為生。
兩個人,都是很友善而又禮貌的乞丐,就連那三條狗也非常溫順,很少聽到它們吠叫的聲音。我是個窮學(xué)生,口袋里總是空空蕩蕩的。課余時間在一家意大利人開的pizza店打工,賺來的錢大部分都上繳到房東那里,剩下很少的一部分,進一趟超市便無影無蹤了。所以,我從來都沒有給過這兩個乞丐錢,而他們也從不介意。
起初的一兩個月里,我對這兩個乞丐漠然置之,即使對他們很友好地招呼和問候,也不過是鼻子里哼哼一下應(yīng)付。后來,有一件事改變了我對他們的態(tài)度。
那是個秋末的雨夜,我渾身濕透地從餐館打工回來,兩個乞丐和三條狗為了避雨都擠縮在公寓大門口的房檐下,就那么人與狗互相抱做一團,彼此依靠,彼此溫暖??吹轿一貋?,人和狗都站起來給我讓道。男的看到我被雨水淋得瑟瑟發(fā)抖,他伸手從懷中掏出一瓶廉價威士忌讓我喝,說是驅(qū)寒。那一刻我真的好感動,一個乞丐的無所求的關(guān)心,是我活了這么多年里經(jīng)歷的最美好的事。我把酒瓶還給他們的同時,也把從餐館里帶回來的一個pizza和一大截火腿給了他們。人和狗都很驚訝和興奮,像是從圣誕老人那里收到了禮物似的,眼里一片難以形容的歡愉。那一時刻,我也真的好開心。
就那樣,我認識了Zach和J,那兩個住在我家公寓門口旁的乞丐,還有他們的三條狗。我雖然從來都未給過他們錢,但我每次晚上下班回來都會把店里剩的pizza、面包和一些過期一兩天還未變味的香腸、火腿帶給他們。
到現(xiàn)在我還未搞清為什么Zach和J會淪落到街頭乞討的地步。他們兩個人很年輕,都24歲,白種人。Zach一頭如稻草般亂蓬蓬的金發(fā),一雙憂郁深沉的藍灰色眼睛,一副冷漠厭世的眼神,身上散發(fā)著淡淡的詩人氣質(zhì)。如果他稍微梳洗一下將會是一個非常英俊的小伙子。我真想不通這樣的一個人竟會是乞丐。J是個矮胖的黑發(fā)黑眼白種女孩,臉蛋總是紅撲撲的,眼睛會說話,看人總是很善意,很友好。我們之間的友誼是那樣淡淡地如水一般,用不著稱兄道弟來確定友誼關(guān)系,是彼此心領(lǐng)神會的那種。
在英國的最后一個學(xué)期我找到一份帶薪的實習(xí)機會,就辭去了意大利餐館的工作。這樣我每天回家的時間也比往常早了許多,雖然我有了些時間和Zach他們站在公寓門口三言兩語地聊幾句,但我再也不能給他們帶餐館的剩飯了。尤其是那三條狗,每到我下班的時候,總是在我家的街口來回徘徊,等著我給他們帶東西吃。Zach和J并沒有因此而失望,反而為我的新工作很興奮了一番。也是頭一次,Zach主動開口問了我的一些工作詳情,還調(diào)侃我邁入富人行列了。J也高興得不得了,用當(dāng)天討來的一堆分幣去廉價超市買了六瓶啤酒請我喝。三個人,兩個白種乞丐和一個中國女孩迎著凜冽的冷風(fēng)干掉了六瓶廉價啤酒……
后來,我每天都會去超市給他們買些面包、啤酒或是火腿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我都是從廉價超市買來的,花不了多少錢,但對Zach和J可是個不小的幫助。
Zach和J每周一都會去政府給流浪漢和乞丐開設(shè)的一個福利所洗一次澡,換一次衣服,還可以吃一頓免費的早餐。到了冬天最冷的日子,他們會在那個福利所里過夜,連人帶狗,還有免費的熱騰騰的晚餐吃。每年過圣誕節(jié)的時候,Zach和J都會去我那條街的社區(qū)教堂,吃教會為流浪漢和乞丐準(zhǔn)備的圣誕大餐,他們也會從教會得到一些小禮物。記得有一年的圣誕節(jié),J從教會那里得到了一副純羊毛織的手套。她舍不得自己戴,把手套用一張舊報紙細心地包好送給我。在圣誕節(jié)后全英國商品大減價的時候,我在商場里左淘右淘買了兩件同款不同大小的防風(fēng)夾克給Zach和J。他們倆也沒推托,高高興興地收下了。
我曾經(jīng)對我在意大利餐館打工時認識的一個中國人說起我的這兩個乞丐朋友,我說他們怎么怎么好,結(jié)果我被這個同胞嘲笑了一通。她說我真是大腦灌水了,別人都是想著法子往英國主流社會鉆,我竟然和乞丐做起朋友了,這可真是古今未有。
后來有一件事徹底堵住了那個同胞嘲笑我的嘴。那天是中國的大年三十,這個同胞邀請我去她家吃年夜飯,等吃完飯看完CCTV4的聯(lián)歡晚會,都快凌晨兩點了。地鐵和巴士是沒的坐了,于是這位好心的同胞開上她的小小的倒了不知幾手的甲殼蟲送我回家。當(dāng)小汽車拐進我家的那條街時,我看到Zach和J都在街口站著,還不時探頭察看一下街口外的大路,好像在等人的樣子。我從汽車里出來,Zach和J看到我后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J抱怨我怎么回來得這么晚,讓他們好擔(dān)心,還以為我出了什么事。那三條狗也圍著我嗚嗚地低鳴,很傷心的樣子,好像也在埋怨我的晚歸讓它們好擔(dān)心。我把從同胞家里打包的剩餃子和一瓶葡萄酒給他們,對他們解釋我晚歸的原因,但他們說他們沒有心情吃東西喝酒,他們祝福我和朋友中國新年快樂后,就說要去福利所睡覺了。
我那位同胞親眼目睹了當(dāng)時的情景,頓時無言。后來她也開始幫我在Pizza店里收集當(dāng)天沒賣完的食物了。她是管廚房和酒柜的,有時她還會搞幾瓶啤酒讓我?guī)Ыo朋友喝。
我在利茲的大學(xué)課程結(jié)束后,得到了一份獎學(xué)金去倫敦的一所學(xué)院繼續(xù)深造。臨行前,我把Zach和J領(lǐng)到我的公寓里讓他們從我的家具和日用物品里挑他們想要的東西。這是我第一次帶他們到我的家。他們倆也沒從我那里拿什么東西,說大件的東西他們也用不了,他們有福利所給的睡袋和衣服足夠保暖和蔽體了。最后,他倆拿了我的幾張照片、一把雨傘和一件雨披。
我去火車站的時候是朋友開車送的,Zach和J把我送到大街口,互相握手擁抱道別。臨上車前,Zach忽然拉住我說,他要結(jié)束流浪乞討的生活,帶著J一起回蘇格蘭老家去開始新的生活。他還說他的家在阿伯丁,父母還在,家里有個小面包鋪。這是Zach第一次開口說自己的身世,我很吃驚,不過這就是英國人,總是深藏不露的。
到了倫敦后我經(jīng)常打電話問候那個中國同胞,她告訴我她在我走后也去看過Zach和J一兩次。后來,她開車路過我曾住的那個公寓好幾次,都不見Zach和J的影子,也許他們真的離開利茲回蘇格蘭去了。我也希望現(xiàn)在Zach和J真的如他們所說,在蘇格蘭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
真心祝愿這么一對懶惰、厭世卻又心地善良的英國乞丐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自《中華散文》2007年6期,蒼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