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蝴蝶,被人踩死在地上。也許是被人活活踩死;亦也許是死了,才被人惡意地踏上一腳;更也許是沒有人看見這死了的蝴蝶,許多只腳同時(shí)踏上去,集體踩死它。那些顏色,那些五彩的粉粒,那些帶著鱗光的顆粒,都混在濕濕的灰里,和成一片,再分不開哪是塵,哪是土,哪是陽光為它哭泣的淚。
不單蝴蝶曾經(jīng)被人踩死,人也曾被人踩死。有一位納粹軍官,不止一次把人踩死。他寧愿踩一兩個(gè)小時(shí),不愿花一粒子彈,他說,他要親眼看見死亡。他要看看,生命在哪里。
丑惡,也可以是美麗的。如果曾經(jīng)仔細(xì)觀賞羅丹的《老妓》雕塑,相信會(huì)同意這一點(diǎn)。那風(fēng)月的皺紋,那歷史的穢跡,全披在她一身的老皮上。就是那些鞋子,把她踩成這樣。
如果沒有丑惡,又哪來美麗?這老舊陳言,我們時(shí)常都不能記住。蝴蝶被踩死了,但蝴蝶仍然飛翔,陽光在它的彩翼下面散開。
(北京 汪劍文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