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記不起第一次吃煲仔飯的情景了,在哪里吃,跟誰一起吃,似乎都不打緊,煲仔飯畢竟是很市井的。從前活得簡單,吃喝不大講究,隨便找家小飯館坐下來,生張熟李圍成一桌,你吃你的滑雞飯或臘味飯,我吃我的排骨飯或魚腩飯,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話家常,談論時人時事,各自打個暖暖的嗝兒,喝一口濃茶。然后是最后的儀式——都用濃茶來淘飯焦,吃得齒頰留香,滿心歡喜。
煲仔飯市井是市井,倒也不失平民化的華麗,這華麗來自氣味,很難想象沒有香氣四溢的煲仔飯會有多失敗——盡管飯是粗飯,肉是粗肉,香氣正好來自粗飯粗肉與豬油的神奇組合,讓人一聞便打心底暗叫:對了,是正宗的煲仔飯了。
煲仔飯另有視覺上的華麗,秘密僅僅在于沾滿了飯粒的油光,很土氣,但很飽滿充盈,喚醒了沉睡的食欲;在健康至上的時潮中很不合時宜,但有一份明知故犯的偏執(zhí)——要非如此,不如不吃。油光不僅僅滿足了眼睛,還滿足了口腹之欲,吃得格外飽,格外銷魂,吃一煲好的,便不知人間何世。
(山東 左哲 薦,皮痞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