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篇
圖一(爭取先手):這是我執(zhí)黑和趙治勛十段的一局棋。雙方在中央形成了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接下來,誰能爭得先手,將成為雙方最為關注的問題。
圖二(黑的預想):白1長,缺少霸氣,對棋形的理解也有問題。白3拐,雖占到形的急所,但卻落了后手。黑在4、6位直接沖擊白棋的弱點,借此在右上一帶形成龐大的模樣,白棋顯然不滿。
圖三(自理想型):白1斷、3長,是組合手筋。這樣白5就成為絕對的先手,中腹的形勢瞬間發(fā)生了變化,白7位的打入,也就順理成章。
圖四(正確的態(tài)度):為了防止上圖的變化,黑1長是最強的抵抗(實戰(zhàn))。對此,白2大膽地棄掉中央一子,把發(fā)展的重點轉移到下邊,是正確的戰(zhàn)略思想。黑3補很不情愿,但也有沒什么好的辦法。
其中白2如在A位逃出一子,則有戀子之嫌。黑2、白B后,由于中央白二子變成負擔,進而湊成了黑C、E的纏繞手筋。如此一來,白棋在今后的作戰(zhàn)中會遇到很多麻煩。
白爭得先手在4位靠3·三,試黑棋應手是常用的棄子手法。這步棋的真實目的不是撈取角部的空,而是為了白6、8先手利用兩下后,再于白10位拆。以后如果黑棋進行正面作戰(zhàn),白6、8兩子就起到“援軍”的作用了。
圖五(典型惡手):黑▲拐時,白1如救邊上六子,黑當然在2位扳打。白3如接,是典型的惡手。以下進行至黑8,白的棋形極壞,這就是舍不得棄子的結果。
圖六(白棋苦戰(zhàn)):前圖的白3改在1位,正確。以下黑2靠至白7,黑先手將白棋封在里面,轉身搶占8位的大場。由于周邊的黑棋都比較厚,白棋在下邊很難施展有力的戰(zhàn)斗,黑棋可以滿意。從以上的分析結果來看,白棋選擇營救右邊的方案,顯然有問題。
圖七(強烈的扳):白1連扳,棄掉右邊的六顆子,方向正確。黑2如斷的話,白3、5滾包心情非常舒暢,然后再于7位連。如此一來,中央一團黑棋的形狀十分難看,而且還處于被攻擊的狀態(tài),白棋大獲成功。
圖八(棄子作戰(zhàn)):白l時,黑2跳,從局部而言這是惟一的辦法。白3、5先手利用,繼續(xù)貫徹棄子方針。
黑獲取了20多目實地,并且是先手;而白棋的外勢也很理想,并且甩掉了包袱。從白棋的立場上看,遠比營救六子的效果要好。
圖九(優(yōu)劣對比):之后,白1、3繼續(xù)壓縮黑棋的實空,是白棋值得驕傲的地方。由于空里味道不好,所以黑2、4只能忍耐,白5再補,這樣的話白棋效率更高。黑6掛角時,自7、9即可以采取強硬的取地方式,與圖六相比,結果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