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Vista在筆記本上奔跑
目前主流的筆記本產品尤其是一些低價位的筆記本,僅僅配置了256MB或者512MB內存,在Windows XP時代,這樣的配置還能應付,隨著Vista的發(fā)布,512MB已經(jīng)是Vista的入門級配置,運行Vista顯得捉襟見肘。那么,現(xiàn)在主流的筆記本如何才能流暢地運行Vista呢?
增加內存是捷徑
就目前主流的筆記本電腦而言,很多產品都沒有通過Vista認證,但是在配置方面,無論是處理器還是顯卡,都基本能滿足Vista的需求,例如主流的Yonah核心的CeleronM 4xx系列處理器,采用65nm制程,L2緩存為1MB,主頻.分別為1.46GHz、1.60GHz與1.73GHz,流暢運行Vista沒有太大的問題。而i945GM集成的GMA950顯示核心,也能流暢運行Vista的Aero 3D界面。因此,只需要增加內存到1GB或以上,Vista就能流暢運行了。
實戰(zhàn)DIY添加內存
筆記本添加內存應該如何操作呢?通常而言,筆記本采用專用的SO-DIMM內存條,并且由于空間的限制,一般都只提供了兩個插槽,而且有一個已經(jīng)被占用,因此,筆記本內存添加容量應一步到位。而目前主流芯片組均已支持雙通道內存,因此,成對添加將獲得更好的內存性能。例如配備512MB單條內存的筆記本,可以購買一條512MB的同頻率內存來組建雙通道,獲得容量和內存帶寬的提升,而配備256MB內存的機種,建議將256MB的內存條換掉,換上兩條512MB或者更高容量的內存條。
在確定需要添加的內存條的容量之后,還需要找到筆記本內存安裝的位置,通常在筆記本底部有可以拆卸的面板,筆記本內存就隱藏在面板下方。用螺絲刀將面板拆卸下來,可以看到內存插槽,筆記本內存插槽同樣有防呆設計,在內存上也有對應的缺口,以免將內存插反。安裝時,可以將筆記本內存金手指的缺口和插槽的缺口相對應,以30左右的角度,將內存插入插槽,然后向下按下內存,直到插槽兩邊的卡榫將內存條卡住。
如果需要拆卸筆記本內存,則可以將筆記本內存插槽兩邊的卡榫往兩邊扳動,內存條會自動彈出到30的位置,然后取下。
多大的內存才夠用?
多大的內存才夠用?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電腦迷》雜志以華碩預裝Vista的筆記本F3JR為例,以各種不同容量內存的搭配,進行了實際的測試,來解決讀者們的疑問。
由于本機搭配了1GB DDR2 667內存,可以流暢地運行Vista,所以采用了Apacer(宇瞻)的512MB DDR2 667、512MB DDR2 667 2、1GB DDR2 533、1GB DDR2 667以及1GB DDR2 667 2的組合來測試各種內存頻率/容量組合下的性能。測試結果如下表。
測試結果:512MB內存運行Vista顯得不夠流暢,在菜單操作時有停頓感。內存容量增加到1GB之后有明顯改善,而添加到2GB之后,在整體性能方面的提升并不是特別明顯。雙通道內存憑借內存帶寬的優(yōu)勢,系統(tǒng)整體性能比相同容量的單通道有少許提升,相同容量下,DDR2 667和DDR2 533相比,性能也有小幅提升。
結論:筆記本電腦運行Vista,1GB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如果追求性能,2GB內存則在運行較大程序以及多任務方面更有優(yōu)勢。而如果是集成顯卡的機種,雙通道內存將獲得更好的顯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