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受邀參加某國學大講堂的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有“北大醉俠”之稱的孔慶東,接受了記者采訪。盡管他此次論道的主題是《從金庸、古龍看東亞武俠情結(jié)》,但對于記者們提到的《百家講壇》、語文教育等相關問題也都——作答,并語出驚人。
“從此再也不上《百家講壇》”
——太娛樂
自詡為《百家講壇》“開國元勛”的孔慶東,曾用一種偵探小說的模式剖析了“祥林嫂到底是誰殺死的”,獲得轟動效應。然而,在談到如今《百家講壇》的高收視率、高人氣時,他卻并不感冒,并當場表態(tài): “現(xiàn)在的《百家講壇》越來越娛樂化,過度注重收視率,它又不是《幸運52》和《開心辭典》,這樣發(fā)展下去不行”。
“孔子和于丹都是心靈雞湯”
——太缺少
雖然對現(xiàn)在的《百家講壇》不滿,但對于《百家講壇>培養(yǎng)出的“學術超女”于丹,孔慶東卻贊賞有加,作為孔子直系傳人的他,還拿自己的老祖宗打起了比方,稱“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他認為,現(xiàn)在這種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于丹講“論語”被諸多學者詬病,但孔子的這位傳人卻對于丹非常寬容?!坝腥擞X得自己水平高,出來指出錯誤也是正常的,但不應該就此否定于丹的價值??鬃右郧爸v周文王,還天天被人罵呢,倒退2000年,孔子就是于丹,但是你看看現(xiàn)在罵孔子的人都在哪里?事實上,孔子的話也不一定每句都對。從某種意義上,孔子和于丹都起著心靈雞湯的作用”。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只配當高中生”
——太難教
孔慶東對如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覺得像《阿Q正傳》和《狂人日記》這樣的文章,許多學生理解起來已經(jīng)有些吃力,“年代太久遠,許多學生已經(jīng)無法體會舊社會如何‘吃人’,這樣的課文只適合我們那個年代的高中生?,F(xiàn)在許多高中生在看完《阿Q正傳》后,只記住了一句話,‘吳媽,我要跟你困覺!’”
孔慶東建議在高中課本中多選取《從百草堂到三味書屋》這樣通俗易懂的文章,“沒辦法,現(xiàn)在的大學生只能當高中生教,高中生只能當初中生教”。
“金庸不適合進中學課本”
——太難選
孔慶東強調(diào),學生學不好是一方面的問題,但同時老師講課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有老師居然能把《荷塘月色》這樣的文章講得很無趣,原因是這些老師每談《荷塘月色》,總要和政治扯上關系,言必稱朱自清以散文表達對當時社會的不滿,這很容易就把學生嚇跑了”。
而他認為金庸不適合進中學課本的原因是篇幅太長,選擇難度太大,“有些地方教材,居然把練就九陰白骨爪的梅超風的恐怖打斗場面編進教材,我看是連武俠小說的精神都沒搞懂”。
孔慶東B面
●現(xiàn)場,有活動主辦方征集的小讀者向孔慶東請教關于寫作的問題。沒想到孔慶東居然充當起了“壞叔叔”的角色,他說:“寫作就是要不斷地刪減,就像你以后長大了找老婆一樣,喜歡的很多,但不能都娶為老婆啊,要學會‘割愛’”。
●孔慶東稱因為自己是來自哈爾濱小地方的人,所以在北大讀書時很自卑.“不小心說了幾句話,卻發(fā)現(xiàn)很多人喜歡聽,還有些人居然聽不懂,所以一下就建立信心了”。
●孔慶東對成名感到很煩惱,“以前可以兩只手放開在大街上一邊騎車,一邊唱歌,現(xiàn)在必須得裝得道貌岸然;以前老愛坐公交觀察人?,F(xiàn)在老是在車上被人觀察”。
●對于金庸不斷改寫小說,孔慶東認為他并不是想賺錢,“金庸身體好,沒事做,香港也回歸了。沒這么多《基本法》讓他起草啊”。
●不管是對于“80后”作家韓寒、郭敬明,還是武俠小說家步非煙,孔慶東只說同樣一句話“我對他們是很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