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驚弓之鳥》講的是古時射箭能手更羸,一次拉空弓把一只受傷的大雁驚嚇下來的故事。故事不但寫了更羸自信的語言、熟練的動作、快意的神態(tài),更重要的是最后一段寫了他十分準確的推斷。
推斷首先以真實的見聞為基礎(chǔ):“它(大雁)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备鶕?jù)眼睛看到大雁“飛得慢”,推斷大雁是“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根據(jù)耳朵聽到大雁“叫得悲慘”,推斷是“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接著,又根據(jù)自己眼看到、耳聽到的這兩個事實推斷:在這種情況下,“它一聽到弦響,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聦嵳c他推斷的一樣,當他的弓發(fā)出“嘣”的一聲響時,大雁就向高處飛,然后從半空里直掉下來了。
更羸的這一準確推斷,并不是他有料事如神的智慧,而是與他苦練射箭、長期認真觀察事物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由此可以看出,他練習觀察時,不但對事物的表面看得準,還對事物的內(nèi)部看得透,更重要的是對事物的自身變化了如指掌,胸有成竹,所以他才能成為射箭能手?。?/p>
也正因為如此,他的這次拉空弓把大雁驚嚇下來的故事,成了一個流傳后世的典故,并成了被后人廣泛運用的成語,成了我們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寶庫中的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