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簡介:
拾柴,本名徐燕,曾用筆名拾柴的姑娘。湖南華容人。上個世紀(jì)七十年代出生。湖南省作協(xié)會員。2004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2005年發(fā)表作品,2006年11月畢業(yè)于毛澤東文學(xué)院第五期中青年作家研討班。現(xiàn)供職于某銀行,業(yè)余在某雜志社任編輯。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xué)》、《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詩潮》、《綠風(fēng)》、《文學(xué)港》、《文學(xué)界》、《佛山文藝》、《中西詩歌》等刊物,有作品入選《2006年中國詩歌精選》年度選本。
覓
為什么我又聽到了它——
翅膀撲騰的回響之音
它更像一聲哀鳴
穿越房子與房子陰冷的外墻
可除了一只破損的陶罐
躺在青苔上
汩汩地淌著陳年的雨水
我看不到
任何一片羽毛的憩息
循著墻壁,這一次
我摸索著在那片潮濕的地帶前行
甚至閉上了眼睛
害怕我的目光會射傷什么
可那種聲音再也聽不到了
一種異樣的聲音
如同陌生客人
在我們不在家的時候
探訪我們
總會消逝在我們的尋找里
穿過那片地帶
我睜開了雙眼
有那么多鳥兒飛過枝頭
在光線的柵欄里歡快地閃躲
依我的目力所及
確實沒有誰掉落下來
白夜
是誰用雪亮的眼神睥睨我們
一道白光劈空而下
刺痛了盲者的黑暗
或者它就是一道天啟
凜凜的光澤
欲叩響我們喪失已久的顫栗
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其實它一直待在這里
它的王國布滿時光的蒼苔
它敦厚得只夠刻下一個人終生的姓氏
它與我們低頭在路邊經(jīng)常見到的沒有兩樣
明月或許就在明日
誰注意到今夜地面升騰起來
另一朵璀璨的花——
一顆青色的石子
喘息著與一道閃電
作內(nèi)心最后的較量
野花
院墻的一隅
一叢叫不出名字的淡紫色小花
在風(fēng)里搖曳
我看到一只黑犬迎面走過來
卻不知道它們是哪天來的
它們在眼前
靜靜地開著
柔柔地開著
舉起的小手已經(jīng)蓋過我的腳趾
它們都開花了
我卻只能低著頭
匆匆經(jīng)過它們
想著與這個季節(jié)無關(guān)的事情
寫生
黑色的耳麥
架在那只藍(lán)色音箱上
如兩只耳朵緊緊夾住了
那只會用音樂說話
卻沒有嘴的身體
我有些擔(dān)心
那里面唱歌的人
會捂著耳朵
發(fā)出蒙克的尖叫跑出來
當(dāng)然,從這個角度
他更能把握眼前的事物
一根銀灰色的繩索
橫過我的視線
耳麥抖動了一下
他的鉛筆抖動了一下
貓
它已經(jīng)感受到他們集體注視的目光
話題總在換,現(xiàn)在它終于成了話題
它身姿的嬌柔與奔放
它明亮泛著金色斜陽的毛發(fā)
它周身流動的細(xì)滑,它背部拱起的豐潤
甚至它左邊眼珠向右一秒鐘不經(jīng)意的滾動
現(xiàn)在,它已端坐在一把高高的交椅上
像個女王
眼角向上斜睨成兩片月芽兒
卻沒有笑意
一只茶杯撞翻了
但話題沒有切換
它的儀態(tài)征服了一屋子的人
一只溫柔帶著繭的手
伸向了它沒有脊梁的背部
飛蛾
整個身體撞在屏幕上
以卡門的舞動之姿
頭頂?shù)膸讞l觸須
繼而安靜地叭在低處
如同我向光明伸出的
俯弄的手指
灰黑的羽翼向下
無限張開
保持了身體的完美和平衡
不動聲色
近乎死亡
卻震攝著我
不能像抹去一個黑點(diǎn)
抹去它
我們是同向的
背后是茫茫的黑暗
而我簡直要驚呼起來──
它在插隊
另一種注視
溫暖的房間里,嘴邊冒著無聲熱氣的兩個老人
此刻臉色紅潤,興致飛揚(yáng)
一聲高過一聲,在說著什么
說到動情處,白發(fā)紛亂,眼淚迸發(fā)
他們是我的父母,那些過去的時光
和過去在他們眼前晃動
鮮活的人影兒,令他們開心和氣惱的
也包括曾年幼的我們,令他們的臉
此刻有了屬于那個年代的動人光彩
他們的青春,悄然回到
他們的眼角,眉梢,緋紅的臉
和我們一語不發(fā)
望著他們微笑注視的目光里
曼陀鈴
爸爸,我不愛花朵與地理
也不關(guān)心天為什么黑了
你說的那些我統(tǒng)統(tǒng)地不愛
爸爸,你總沒空聽聽我
可你愛我
爸爸,我只愛曼陀鈴
和它的伙伴斑鳩琴
我也愛它們伴著艾莉森
清泉的歌謠
爸爸,我多懷念那個夏夜
你與樹葉的親吻奏出了蟬鳴的和聲
爸爸,你要答應(yīng)為我買一架手風(fēng)琴
我愛一群音符在我懷里不聽話地推來搡去
爸爸,我一直不敢對您說
我希望那把蘭草的匕首插在我的心臟上
再也不要抽出來
爸爸,你說帶我去一個好地方
什么都有,可找不到我的曼陀鈴
噢,爸爸
我一點(diǎn)也不想知道我現(xiàn)在哪里
可你的手又要牽著我到哪里去
(選自《詩選刊》電子來稿)
○詩觀:
它們不過是我在另一處天堂的呼吸與心跳,而在天堂的感受卻讓我明白是塵世的世界在賦予我這一特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