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一名高級工程師,以前工作非常繁忙,退休后一下子閑了下來,覺得很不適應(yīng)。
父親平時酷愛古代詩歌,沒事情的時候就吟上幾句。一天我問父親,聽說過白居易的《長恨歌》嗎?父親居然完整地背出了這首篇幅不算短的敘事詩,從“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到“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一字不差。接著父親繪聲繪色地講起了這首詩中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連母親和妻子也湊過來聽。父親講完后笑著說:“我肚子里面裝的詩還多著呢,以后有時間再給你們講。”
過了幾天我來看望父母,父親不在家,母親打趣地說:“你爸正在小區(qū)里開‘百家講壇’呢!”原來父親自從上次給我們講完詩后還真上了癮,早上在小區(qū)鍛煉完身體后就順便給一起來鍛煉的老人們講詩。父親不但講詩里的故事,還評詩、品詩,大家對此都饒有興趣。據(jù)母親說,一位老太太聽得起勁,還耽誤了送孫子上幼兒園。正說著,父親回來了,他說今天講的是《孔雀東南飛》,明天準(zhǔn)備講李白的《將進酒》,得好好準(zhǔn)備一下。父親說著就進了書房。
父親就這樣經(jīng)常在小區(qū)里講詩,不但和他一起來鍛煉的老人們喜歡聽,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甚至一些學(xué)生也來聽。每個星期天,父親都要在小區(qū)的大花園里開講壇講詩,幾十個居民圍坐在父親周圍,此時的父親滿腹經(jīng)綸,口若懸河,頗有易中天的風(fēng)范。父親因此在小區(qū)人氣指數(shù)迅速上升。
過了不久,父親就高興地告訴我,他辦的“百家講壇”越來越有人氣了,為豐富街道居民的文化生活,街道主任專門登門請他每個周末為大家講詩,還特意布置了一間教室作講堂。父親笑著說,將來的目標(biāo)就是到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上去講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