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為什么能寫出那么多愛情小說,確實有個重要原因:和夢中情人有關(guān)。這個結(jié)論,是我認(rèn)真研讀蒲松齡詩歌、《聊齋志異》,聯(lián)系蒲松齡人事關(guān)系前后變化,綜合、深入思考后,才做出了這樣的斷定。
蒲松齡是正人君子,我一點兒都不懷疑。蒲松齡是窮塾師,既無石崇之富,也無潘安之貌,他寫自己“爾貌則寢(丑陋),爾軀則修(傻大個兒)”,而且“木訥”,不善于高談闊論,蒲松齡吸引女人的優(yōu)勢并不突出。但他的內(nèi)心世界非常豐富,對情感追求異于常人。他有個夢中情人是正常的。
那么,蒲松齡的夢中情人是誰?
蒲松齡朋友孫蕙的侍妾顧青霞。
有的讀者可能啞然失笑。怎么可能?古人云:朋友妻,不可戲,堂堂蒲松齡,怎么可能對好友的侍妾有非分之想?
請注意:我說的是“夢中情人”,這“情人”存在于意識中,存在于想象中,并不存在于現(xiàn)實和肉體之間。借用《紅樓夢》的話來說,就是“意淫”。
心中的“可兒”
蒲松齡對顧青霞有說不清、道不明卻非常強烈的憐愛之情、愛戀之情。最主要的原因是,顧青霞是蒲松齡青年時代與之有過密切接觸的文學(xué)佳麗。
孫蕙字樹百,又字安宜,是蒲松齡的同鄉(xiāng)??滴跏?,蒲松齡應(yīng)邀到孫蕙做縣官的寶應(yīng)縣做幕賓。孫蕙的侍妾顧青霞能歌善舞,喜歡吟詩寫詩。孫蕙跟朋友相聚時,顧青霞常參加。于是,顧青霞開始出現(xiàn)在蒲松齡的詩歌當(dāng)中。
康熙十年,蒲松齡寫顧青霞的詩歌至少有四首。其中一首為 《為青霞選唐詩絕句百首》:為選香奩詩百首,篇篇音調(diào)麝蘭馨。鶯吭囀出真雙絕,喜付可兒吟與聽。
蒲松齡給顧青霞選了一百首唐詩香奩絕句,讓顧青霞黃鶯啼囀似的吟誦。詩中,蒲松齡稱顧青霞“可兒”,令人稱心滿意的人兒。是不是蒲松齡代孫蕙稱“可兒”?不是。因為蒲松齡沒在詩歌題目中說明詩是寫給孫蕙的,蒲松齡的詩歌題目僅說顧青霞,且親切地稱之為“青霞”。所以,給顧青霞選唐詩,或者是根據(jù)顧青霞的要求做的,或者是蒲松齡毛遂自薦。這首詩是蒲松齡描寫自己的感受,并不想讓孫蕙知道。
痛苦著她的痛苦
孫蕙風(fēng)流倜儻,身邊女人很多,還到處尋花問柳,經(jīng)常沉湎在紙醉金迷中,做他的侍妾實際很痛苦。蒲松齡《戲酬孫樹百》寫:“漏板依稀夜二更,檀郎何處醉瑤笙?凌波露濕慵無力,斜倚危欄看月明?!焙芸赡苁菍戭櫱嘞嫉母惺?。她盼望孫蕙對她多一點關(guān)懷,多一點兒相處。但孫蕙并沒有這樣做,他憑著金錢和勢力對家庭內(nèi)外的女人廣施雨露。顧青霞在他心中,不管多么年輕美貌,不管多么會寫詩會吟詩,不過是若干普通侍妾之一。
康熙二十一年,蒲松齡42歲時又有一組詩在題目上明確注明是寫顧青霞:《孫給諫顧姬工詩,作此戲贈》。顧青霞既擅長書法繪畫又能吟詩寫詩,受孫蕙身邊其他女人的妒嫉和陷害,很痛苦。“書法歐陽畫似鉤,誰知才思更風(fēng)流。卓爾妒婦如相見,不敢高吟賦‘白頭’”。
實際上,康熙二十一年的顧青霞已經(jīng)被排除在孫蕙最得寵的女人之外。孫蕙在京城做高官,顧青霞被丟在她非常不習(xí)慣的淄川,整天以淚洗面?!敖袢帐咕f里遙,秋閨秋思更無聊”。蒲松齡這組《孫給諫顧姬工詩,作此戲贈》七絕共八首,他寫顧青霞的詩共數(shù)十首。蒲松齡一輩子寫妻子的詩也沒這么多。如果他心中沒有顧青霞,如果他不是對顧青霞真心憐愛,深情愛戀,癡心暗戀,孫蕙把哪個姬妾丟在家中,礙蒲松齡哪根筋疼!
牡丹亭下吊香魂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蒲松齡47歲時,顧青霞死了,終年不過三十三四歲。此前孫蕙已死。顧青霞多愁善感,偏偏遇到孫蕙這么個薄倖郎,長期的郁悶造成了她的早夭。孫蕙,這位跟蒲松齡可以拉得上同學(xué)關(guān)系的同鄉(xiāng),這位當(dāng)年提攜蒲松齡的“東家”,這位曾寫信向考官推薦蒲松齡的給諫大人去世,蒲松齡未曾寫詩悼念。孫蕙的侍妾顧青霞去世,蒲松齡卻深情地寫了悼念詩,這未免太不尋常,也太不正常了!
而更不尋常、不正常的是這首《傷顧青霞》所表達(dá)的感情: 吟聲仿佛耳中存,無復(fù)笙歌望墓門。燕子樓中遺剩粉,牡丹亭下吊香魂。
這首詩把蒲松齡的感情寫得再明白不過。蒲松齡對顧青霞之死,不是一般惋惜,而是極其痛心,以至于要“牡丹亭下吊香魂”。這是明確表示:他今生未能和顧青霞諧連理,他寄希望于跟顧青霞來世結(jié)情緣。
《牡丹亭》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生死相戀,是著名的艷事。凡提“牡丹亭”三個字,沒有不和愛情有關(guān)的。蒲松齡悼念顧青霞居然用“牡丹亭下吊香魂”,把他對顧青霞的感情赤裸裸地表現(xiàn)了出來。
蒲松齡對顧青霞的愛,是柏拉圖式的愛,卻強烈、執(zhí)著,它在數(shù)十年間影響到蒲松齡的思維,直接影響到《聊齋志異》多篇名作的誕生。比如:《連城》、《宦娘》、《綠衣女》、《連瑣》、《林四娘》、《白秋練》、《狐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