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熒屏,最引人注目的電視主持人,是跨央視和湖南衛(wèi)視的主持人孔繼寧。
比之親和自然的主持風格,人們更關注孔繼寧的“特殊主持”身份——毛澤東之女李敏的兒子,一個在毛家的外孫輩中唯一與毛澤東有過接觸的人。
因為特殊的身份,現(xiàn)在孔繼寧成為公眾人物,對此他倍感壓力,他感慨地說:“毛澤東外孫的身份有時對我來說是一種負擔。但同時這也是一種動力,讓我多了一份‘不能給家庭抹黑’的責任感。”
在毛家的孫輩中,已進入不惑之年的孔繼寧年齡最長,也是孫輩中唯一與毛澤東有過接觸的人。盡管外祖父的形象沒有給他留下多少記憶,但來自外祖父的教誨和熏陶卻一直影響著他的人生之路??桌^寧說:“身為毛澤東的后代,外公在我們小的時候就告訴我們,不要靠家庭背景過日子,母親李敏到了十幾歲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就是毛澤東,而我和妹妹小的時候都嚴守秘密,從不說自己的外公是誰。所以我和妹妹都成長得比較輕松,充分接觸了和大家一樣的生活狀態(tài)。我們自食其力憑自己本事和能力吃飯,做對人民、對社會有益的人?!?/p>
出世讓70歲的毛澤東“官升祖父級”
1962年10月,孔繼寧出生在中南海。因為他的生日與蘇聯(lián)“十月革命”俄歷紀念日僅相隔兩天,爺爺孔從洲將軍和外公毛澤東共同為他取名“繼寧”,意為繼承列寧的事業(yè)。當時,毛澤東高興地說:“繼寧的出世讓70歲的我‘官’升祖父級?!?/p>
襁褓里的孔繼寧對外祖父的喜悅自是渾然不覺,后來他從母親李敏的自述《我的童年與領袖父親》中了解到:“父親工作累了,順腳就去看看小外孫,抱抱、逗逗小家伙。繼寧長得虎頭虎腦,不哭不鬧,笑起來尤其可愛。父親平時就喜歡孩子,現(xiàn)在更像所有的老人一樣——隔代親,特別愛和繼寧玩。”但在孔繼寧童年的記憶里,他對外公毛澤東依然非常生疏??桌^寧還不到一周歲時,全家就不得不搬出了中南海。在七八歲時,由于父母總不帶孔繼寧去見外公,他就跟他們打賭:如果他戴上了紅領巾,父母就一定要帶他去中南海。小學一年級,孔繼寧如愿以償戴上了紅領巾?;氐郊?,他興高采烈地對父母說:“我戴上紅領巾了,該帶我去見外公了吧!”而毛澤東知道孔繼寧德智體各方面都表現(xiàn)不錯,說要當面獎勵他。所以,父母帶著他去了中南海,可毛澤東在開會,最后由周總理陪他們一家吃了一頓飯。
和外婆最親近
與外公毛澤東相比,孔繼寧對外婆賀子珍的記憶更多一些??桌^寧6個月大時,就被抱到了獨自住在上海的賀子珍身邊,從此開始了他整個童年時期都不曾中斷過的北京一上海之間的奔波??桌^寧給賀子珍帶來最多的是笑容。每天,她親自帶孔繼寧玩耍,給他洗澡,喂他吃東西。賀子珍家一位工作人員的孩子與孔繼寧同月份出生,她就經常讓人家把孩子抱過來:“和咱們寧寧一塊兒稱一稱!”如果比人家輕半斤就不干了,一定會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讓寧寧好好吃飯,直到下次再稱時比人家重才心滿意足?!?/p>
長大一些孔繼寧就知道,外婆身體不好,不僅不能讓外婆為自己操心,還要盡量逗外婆開心。他很會察言觀色,只要看見外婆不高興,他就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以博外婆一笑。有一次孔繼寧發(fā)現(xiàn)賀子珍悶悶不樂,他就找出賀子珍從蘇聯(lián)帶回來的西服穿上,再找根綁窗簾的天鵝絨帶子系在脖子上充當領帶,扮演起西哈努克親王,還像模像樣地在外婆面前走來走去。賀子珍猛然看見他,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
守著秘密過日子
小時候孔繼寧很聽話,身世的這個“秘密”被他保護得很好,一直到他上初二。1976年9月,因為外公逝世,他“無故缺席”達半個月之久,此時,關于他的身世才從猜測轉為證實。事實上,他一直過著既極為普通而又并不普通的生活:搬出中南海后,父親孔令華蹬一輛平板車拉著全部的家當和母子兩人來到兵馬司胡同,一間住房,公用的廚房,從此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他十歲住校,上學回家擠公交車,家里生活十分儉仆,繼寧小時候就穿過他爸爸的衣服,而他的衣服穿小了,就給東梅穿。這樣普通的生活,就連要好的同學來家里串門兒也發(fā)現(xiàn)不了他家究竟有什么“秘密”。而不普通之處,就在于他心里藏著的那個“秘密”。這個“秘密”給了他壓力和包袱,同時也給了他動力,因為“我不能給家庭抹黑”;如果泄露出去的話,“我就找不到真正的朋友了”:還因為“如果祖輩的光環(huán)戴在我身上,只能讓我付出更多的艱辛。因為我必須走自己的路”。至今當有些人得知孔繼寧的身份后驚訝地表示:“你很平易近人,原本以為你會高人一等?!彼约簠s不以為然:“我本來就是在老百姓當中長大的。”
轉業(yè)后開始“觸電”
出身軍人世家,孔繼寧自小就夢想著成為一名威武的軍人,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激烈槍炮聲中,他終于達成所愿,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國際關系學院英語系學習。畢業(yè)后到解放軍總參謀部任職,后因工作成績優(yōu)秀,先后被派往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和英國使館任武官助理。1997年,母親身邊乏人照顧,孔繼寧才轉業(yè)回到北京。
離開部隊后,孔繼寧加入到父親的行列:投入到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在經濟活動中積累經驗,并將賺來的不多的錢投入到紀念外公的事業(yè)中。1999年,父親因為操勞過度,病逝于深圳。經過幾年打拼,孔繼寧終于撐過了艱難的日子,2001年,迎著新世紀的曙光,孔繼寧和母親李敏成立了民族精神與中國發(fā)展研究中心,以此為平臺,開始有計劃有規(guī)模地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進行宣傳。在孔繼寧的帶領下,研究中心成立后非?;钴S,而且取得了不少有目共睹的成績。
為了呈現(xiàn)有血有肉的領袖形象,孔繼寧還專門成立了文化傳播公司,拓展影視領域,進行主旋律和革命歷史題材的影視制作。他希望以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依靠影視劇的贏利來支持思想研究活動。有人說孔繼寧是自己給自己找苦吃,他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出于一種責任感,“我后半輩子的主要工作就是宣傳毛澤東思想,傳承毛澤東精神。”而現(xiàn)在他又開始了主持生涯,盡管許多擔憂,但是孔繼寧也很欣慰,因為2003年,他的妹妹孔東梅曾經擔任電視片《毛澤東和他的親屬》的主持人,“毛澤東的孫輩“觸電”在社會上引起關注,但反響很好。而且妹妹不但在業(yè)務上支持他,也從觀念上給他帶來不少啟發(fā)。
現(xiàn)在的家庭生活
孔繼寧的太太叫沈蓉,現(xiàn)在香港從事商務咨詢工作。他們在工作中結識并建立了感情,生活平凡而幸福。孔繼寧回憶說:“我跟我妻子當初認識一年她也不知道我的家庭背景,還以為我們就是北京的一戶普通人家。她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講究門當戶對,不愿意高攀,我了解到他們這種想法就更不愿意說了?!鄙蛉嘏既粡囊晃慌笥涯抢锫犝f了他的家世后,一生氣不理孔繼寧了??桌^寧也不惱不氣,說:“你看看我這個人怎么樣?你看我不要看我的家庭嘛!”孔繼寧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才做通。對于家里的事由誰說得算的問題,孔繼寧說:“大事我管,小事她管。可家里從來無大事。”
孔繼寧還說:“我們全家經常聚會見面,每年9月9日和12月26日,我們都會見面。去年9月初妹妹孔東梅陪媽媽回了一趟延安,媽媽自從1937年離開延安就再也沒有回去過,所以此行意義很重要,媽媽就是1937年出生在那里的。而作為毛家第三代,我已經成長起來,一定要把接力棒接好?!?/p>
當被問到平時會不會去蹦迪來休閑的時候,孔繼寧有趣的回答:“蹦過。現(xiàn)在不怎么去了。我一進迪廳,一下子就把平均年齡拉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