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社會動蕩,戰(zhàn)亂不斷,很多票號面臨歇業(yè)倒閉。資本實力雄厚的山西祁縣大德通票號,也歷經(jīng)劫難:僅在1926年,馮玉祥就要走大德通票號500萬石糧食,150萬銀元,大德通元氣大傷。
到了1930年,大德通真正到了生死攸關(guān)的時候。因為蔣、閻、馮的中原大戰(zhàn),當(dāng)時,山西發(fā)行一種鈔票叫晉鈔。閻錫山失敗后,晉鈔急劇貶值,最后,25元晉鈔,才能抵1元新幣。
其實,這是大德通東山再起的絕好機(jī)會,它可以拿晉鈔兌付別人的存款,乘機(jī)發(fā)一筆橫財。但是,大德通把多年積累的老本,投入到兌付存款之中,這是大德通做的最大一次賠本買賣。
經(jīng)過這次變故,原本就在困境中掙扎的大德通,雪上加霜,最終造成30萬兩白銀的虧空。兩年后,有著八十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大德通,悄然歇業(yè)。
東家喬映霞神情凝重地說:“即使大德通為此倒閉,也不至于讓自己人陷落到衣食無著的地步。對于一個個儲戶來說,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對他們的威脅將會是身家性命。兩者相比,孰重孰輕,不言自明?!?/p>
(劉云飛摘自地震出版社《賺錢故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