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欞之外,夜色闌珊。
獨(dú)坐窗下,伴一盞臺燈,喝一杯香茶,翻一卷典著。面對著芬芳四溢的茶香與書香,靈魂仿佛已溶化在茶水無形的張力與書卷無聲的音律之中。
飄飛的心己融入那千年的唐風(fēng)宋雨,賞花開花落,看風(fēng)卷云舒;靜坐于煙波湖畔,觀水天相接處漁舟唱晚;漫步在古道長亭邊,聆聽古箏輕嘆,感受那綿亙千古的流水渙渙。
李煜,一位失敗的君主,一位杰出的詞人。水是他畢生的寄托,托著“流水落花春去也”似的愁緒與哀思,一條大江,便是一道屏障,把他與故國分隔開來,水又是一條柔美的絲帶,一端系著他,一端系著故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多么希望這江春水,載著他對故國的懷念,流到他魂?duì)繅衾@,千百回夢里重見的故土!滔滔江水不知是否聽見了他靈魂深處的吶喊與禱告。
蘇軾,一位豪放、剛毅的大文豪,他滿腹經(jīng)綸,才華橫溢,卓爾不群,卻懷才不遇,數(shù)度遭貶,但他依然如水般輕松自在,狂放不羈。在紅杏枝頭的盎然春意里,有那“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diǎn)點(diǎn)是離人淚”的綿綿柔情;也有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豪邁雄壯,在那垂垂暮年,壯心不已的歲月里,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的滄桑感慨,愁腸思緒;又有那“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風(fēng)流灑脫,曠達(dá)豪放……正是他如水般的柔剛相濟(jì),才能使他笑對滄桑,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至善至美。
李清照纏綿婉約,顧影自憐,飽嘗了人間的悲歡離合。年輕時(shí)的她是一涓輕快的溪水,不諳世事,天真無邪;年老時(shí)的她是一池落滿浮萍的湖水,內(nèi)斂而深沉,表面波瀾不驚,內(nèi)心卻苦楚無邊?!安畔旅碱^,又上心頭。”其中多少“花自飄零水自流”的無奈,在“梅子黃時(shí)雨”的夜晚給孤寂的她更添幾分愁緒。
盛水為鏡,鏡中窺影,影射人生。
其實(shí),青燈是有味的,其味在于那華章釉彩的唐代與溫婉多情的兩宋所締造的唯美的意境;真水是飄香的,香味中蘊(yùn)藏著黛玉所吟出的“花落水流紅,閑情萬種”的真諦以及智者老子一語道出的“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精神。
似水的年華里,你是否漫卷詩書融入那“一去不復(fù)返”的生命長河呢?
學(xué)校:湖北襄樊三十一中
導(dǎo)師:王會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