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家鄉(xiāng)五七大道上,一只無形的手牽著你慢慢走向蝦市。置于談笑風(fēng)生、舉杯暢飲的客人們中間的,那一盆盆紅通通、香噴噴的油燜大蝦,讓你垂涎三尺。
油燜大蝦創(chuàng)自于“五七小李子”。為了滿足人們的吃蝦要求,五七大道上誕生了一個“蝦市”,每每入夏,蝦市前停滿了形形色色的車,有北京來的、武漢來的、沙市來的、潛江來的,熱鬧非凡。
油燜大蝦,顧名思義,主要材料是一鍋油、一盆蝦。雖說蝦與蓮?fù)谟倌?,卻出淤泥而甚染。
所以蝦一定要洗的干干凈凈。在蝦市的每個店門前,一些人圍坐于一大盆蝦周圍,用流動的清水將蝦沖洗。他們有的手持毛刷,有的人手握剪刀,他們分工明確,以流水作業(yè)式完成洗蝦的工序:先由一人以最快速度用大刷子將蝦的背部、爪子、肚皮刷洗一遍;再由一人用小刷子將蝦從內(nèi)到外,由下到上仔仔細細的洗;最后,由一人先用剪刀剖開蝦的尾部,取出腸子,再剪掉蝦頭的前部分取出穢物。這取頭抽腸也是有技巧的,稍不留神,腸子便被落下那么一點,蝦黃也就會在油燜的過程中流失。待蝦洗凈,再給食客一一過目。
做蝦也是一門藝術(shù):
半斤油下鍋,燒得翻滾后,將桂皮、八角、草果、白仁、生姜、大蒜、花椒、尖椒等佐料下入鍋中。等佐料的香氣伴著油香撲鼻而來時,將蝦倒入鍋中,并用鍋鏟不停翻炒。一會兒,一支支青褐色的蝦就變得通紅通紅,燒4—5分鐘后,倒上一瓶啤酒,少許白酒、白糖,開始油燜。燜至20-30分鐘,啤酒燒干時,油燜大蝦便可出鍋。
吃蝦很講究,戴上一次性的塑料手套,拎上一只大蝦。不要以為它的鉗子很不起眼,當(dāng)你輕輕咬開后,露出粉紅色的肉,細膩而清甜。再撬開腦部的殼,輕輕的撥開兩邊灰乎乎,毛茸茸的腮,從中間挑出金黃色的精華——蝦黃,入口即化,色香味俱佳,再用手撥開蝦的尾部,取出白白嫩嫩的蝦肉,沾點盆里香辣的油,入口有勁有味,真可比宮庭佳肴。
學(xué)校:湖北潛江中學(xué)
導(dǎo)師:謝同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