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以“永恒的美麗”為話題寫的一篇滿分作文。好文章是厚重后的輕松,是積淀后的綻放。作為一名初中生,作者的語言功底令大多數(shù)教師很是驚嘆。除個別句子略嫌過長,個別語序調整似有雕琢之嫌外,在表達上可以說達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文中多處引用詩句和典型事例,如“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唯見長江天際流”一句話,內蘊豐富深遠,化用了三國演義、李白的詩句,同時“一葉輕舟”又使人勾起古代詩歌“扁舟”的意象,使人想起王士禎“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詩句,實不簡單。對偶的運用,“時間如絲綢般劃過”的比喻,詞語選配的精致,引語的點綴,段落的勻稱,以及用詞的避免重復,都處理得十分恰當。深厚的語言積淀,靈活的語言嫁接和創(chuàng)新是這篇作文語言上的最大亮點;自由靈活,規(guī)范有序的文章結構上也是文章的一個特色。從這篇文章中,我們能夠借鑒一些考場作文的技巧:臨場作文應注意文章的開頭,它的氣勢往往與全篇的成功密切相連,要寫好每一段開頭和結尾的句子,讓閱卷老師知道你這一段寫的什么內容,也是文章結構顯得更加有層次;結尾同樣有氣勢,簡約而不失意蘊。當然,文章的現(xiàn)實感還不強,個別語句還欠雕琢,這是文章的欠缺之處。但就一篇臨場作文來說,不能過于強求其完美無缺了。
孫迎輝,山東商河縣教學研究室語文教研員,多次參加并組織中考語文閱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