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倔強的小紅軍》是寫人為主的文章,作者并沒有明說小紅軍如何倔強,而是通過五種描寫手法來表達的。
一、環(huán)境描寫。人物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成長、生活、奮斗,環(huán)境與人物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作者首先描寫了小紅軍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那是“荒無人煙的草地上”,大家經(jīng)?!叭甜嚢ゐI”,“感到十分疲憊”,連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陳賡(gēng)也“掉隊”了,“疲憊的瘦馬”也不能騎了,只能“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小紅軍的處境當然更加艱難了。
二、外貌描寫。外貌描寫是寫人物最直接的手法,請看當時的小紅軍:他“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十一二歲”突出其年齡??;臉“小”,眼睛“大”,嘴唇“薄”,鼻子“翹”,突出小紅軍“瘦弱”;“破草鞋”,說明當時條件十分艱苦。
三、語言描寫。請同學們聽聽在艱苦的條件下身體瘦弱的小紅軍的語言吧!當作者要小紅軍騎馬時,他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碑旉愘s“命令”他騎馬時,他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碑旉愘s要同他一塊走時,他怕拖累陳賡,就借口說:“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當陳賡遞給他干糧時,他說:“我比你還多呢?!边@些語言描寫,體現(xiàn)了小紅軍倔強而又樂觀的性格。
四、動作描寫。最能突出小紅軍倔強的動作描寫有兩處:陳賡要讓小紅軍騎馬時,他“把腰一挺,做出個準備賽跑的姿勢”。當陳賡把自己的干糧給他時,“小紅軍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我們知道前一個動作是強裝出來的,后一個動作是“騙人”的。至此,小紅軍的倔強便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了出來。
五、神態(tài)描寫。文中還有一處不可忽視的神態(tài)描寫,就是陳賡要小紅軍騎馬時,他“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微微一笑……”。雖然此處描寫文字不多,但卻十分有力地突出了小紅軍的樂觀和倔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