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極生悲失金牌※
在第16屆奧運會上,前蘇聯(lián)18歲劃艇選手伊萬諾夫奪得金牌后,異常興奮,在比賽場地將金牌拋向天空,引起觀眾的陣陣歡呼。不料,金牌落入他手中后又掉進了湖里。他立即鉆入水中,企圖尋回失落的金牌,可最后卻雙手空空地回到水面。國際奧委會不忍心看到伊萬諾夫傷心回國,就補發(fā)給他一個替代品——一枚仿制金牌。
后來,在第17、18兩屆奧運會中,伊萬諾夫又獲得該項比賽金牌。他吸取了前次教訓(xùn),再也不敢亂拋獎牌了。
※救命的金牌※
在1960年第17屆奧運會上,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的衛(wèi)士貝基拉光著腳參加馬拉松比賽,并以2小時15分16秒2的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而奪得金牌,為埃塞俄比亞建立了奇功,成為民族的英雄。后來,貝基拉參加了埃塞俄比亞皇家衛(wèi)隊發(fā)動的一次政變。政變失敗后,海爾·塞拉西一世皇帝念在貝基拉得過奧運會冠軍的份上,決定不再追究他,這樣,一枚奧運會金牌救了貝基拉的命。
在1964年第18屆奧運會上,貝基拉又以2小時12分11秒2的優(yōu)異成績再次奪得了馬拉松冠軍,成為奧運史上第1個蟬聯(lián)馬拉松金牌的人。
※有志者事竟成※
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400米游泳比賽前夕,美國運動員迪奇魯夫因腹痛入院。經(jīng)醫(yī)生診斷后,證實是急性盲腸炎,并需要立即動手術(shù)。迪奇魯夫不想失去參加奧運會比賽的機會,于是堅決離開醫(yī)院,并拒絕服食任何止痛藥物。隨后,他參加個人400米自由式游泳比賽,并以破紀錄的4分45秒4的成績獲得金牌。比賽后,迪奇魯夫帶著奧運會金牌再度入院接受手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