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簡單解析了二間高夾時超大飛的幾個變化,主要研究的是雙方針鋒相對,上來就扭在一起廝殺的情況,本期我們繼續(xù)探討其他幾種變化。
基本圖:白4以超大飛應(yīng)對黑3的二聞高夾,上期我們分析了黑在A位飛的變化,其實這里黑還有別的應(yīng)法,黑5跳就是一種,另外B和c位也都可以考慮嘗試。
實戰(zhàn)圖:這是我們上期最后列出的參考圖,由羅洗河與工藤紀(jì)夫在實戰(zhàn)中下出。白4超大飛時,黑5跳一手冷靜。白6、8則是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黑9不能再忍,只好反擊,11、13強烈,以下形成轉(zhuǎn)換是意料之中的事。到白22拆邊局部告一段落,黑很厚實,白也得以順利轉(zhuǎn)身,雙方可戰(zhàn)。
如果雙方都想追求簡單變化,其實可以很容易收場——
圖一:黑1跳多少帶一點妥協(xié)的意思,白棋只要不適人太甚,就在2位跳也沒什么不好,這相當(dāng)于黑棋夾擊的時候白跳一手,黑跟著跳,白再小飛一個。小飛比A位的跳更具有壓迫力,不過白自身也有薄味,黑棋可以暫時脫先不理,這是可以稱為定式的常見變化。
白棋既然走了超大飛,自然是想來點與眾不同的東西,所以黑不求變,白大約是不會也那么老實的,激烈一點——
圖二:白2靠上來,主動與黑棋糾纏。黑棋也不想太多,3鼓、5打簡明有力。然后7接、9斷,戰(zhàn)斗不可避免。黑棋左上和右下只要有一方接應(yīng),就是主動的姿態(tài),何況已經(jīng)先得到了邊角的實地,這個簡單直接的應(yīng)法黑棋可行。
圖三:黑3挖是更激烈的下法,想要一舉制敵。白4下打反擊強烈。黑7、9是次序,然后11扳住,白有無法兩全之感,尤其上邊三子難以活動,大概只好在角上尋求轉(zhuǎn)身了。
圖四:如果先不考慮夾擊一子,白棋高目與黑棋小目相峙,白1小飛,黑2托,白3扳,黑4斷時,白應(yīng)7位單退(或者先在A位打一下),如果白5打吃一下再走7位顯然過強,黑8以下反擊有力。上圖黑在B位還有一子接應(yīng),作戰(zhàn)白有些無理。
圖五:白6這時候打,然后8貼,我們先不考慮其他變化,哪怕就是黑9吃白一子,白10、12得到滿意形狀,一般說來是白棋便宜。但因為白△一子與黑5交換損失很大,只要配合得當(dāng),黑棋可以考慮接受這樣的構(gòu)圖。
那么白棋換一個思路——
圖六:白4從外面打,將棋子落于外圍總不會太壞。白6粘,黑7吃時白8擋住,黑9拔一子,白10擋后,與圖二相比形狀更有彈性,黑棋也不會輕易在A或B位斷,是變化的一種。
黑棋過于追求簡明也不行——
圖七:白2靠時黑3長太過平和了,白4一接,棋形非常厚實充分,黑夾擊一子位置顯得尷尬,白有利。
白棋還有更靈活的下法——
圖八:白2先托有誘著意味,黑3如果扳,白4再靠住,黑5現(xiàn)在挖,情況會有所不同。白6、8兩打后,白10干凈抱吃黑棋小目一子,黑還需要補一手棋,白速度快。
圖九:那黑還是簡明一點,仍走5位先鼓,以下變化與圖二相同。不過探索未知領(lǐng)域的興奮比簡明定型更有誘惑力,黑棋在這里也想走得更有趣——
圖十:黑5頂反擊,有力的一手。白6只好上長。黑7如果拐下吃一子,白8跟著貼下,白外勢厚實完整,白2一子成了苦肉計,黑不滿。
圖十一:所以黑7必須扳,然后9位斷緊湊。這和大飛時頂斷的變化有些相似,不過白2與黑3的交換使得白棋在16位長不是先手,白只得走10位便宜一下,以下就是必然的進(jìn)行了,到白18,正是羅洗河與工藤紀(jì)夫下出來的變化,看來只要我們稍微多想一下,走出來的棋和九段高手也差不多嘛!
除了飛和跳,對付超大飛還有別的手法——
圖十二:管你大飛、小飛還是超大飛,黑1依然靠上去。以下參照大飛的定式進(jìn)行,對于白棋來說,超大飛一子所處位置顯然強于大飛的位置,白可以滿意,這也是自棋最初走超大飛的直接目的吧。
當(dāng)然,事情總是相對的——
圖十三:黑1選擇靠并非絕對不可行,比如黑采取5位強硬地?fù)?、?連扳的變化時,白超大飛一子對黑造成的壓力又不如在大飛的位置了。如果黑5走8位退呢?一路之差會演繹出許多完全不同的變化來。
類似的是——
圖十四:黑1頂,然后3扳5斷,這個在大飛情況下很有力感的定式換到超大飛的場合將會是什么樣的景象呢?這些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積累,合適的時候我們會對之繼續(xù)進(jìn)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