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一無所有,但因為一種力量而海納百川;曾經(jīng)分文不值,但因為一種力量而價值連城;曾經(jīng)的我們對成功是那么的渴望,但因為一種力量我們抬起了高傲的頭。
這種力量有個不好聽的名字——愚鈍。但正是它讓心灰意冷的人們重新抬起自己的頭顱,正是它讓遭受挫折的人們重新?lián)P起希望的風帆。它指引成功,書寫希望。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就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他找來兩個人,一個愚鈍且軟弱,一個聰慧又強壯。愛因斯坦找了一塊空地,給他們相同的工具,看他們誰先挖到水。聰慧的人接到工具便大干起來,一會兒便挖了兩米多深,卻看不到一丁點兒的水,于是他立即斷定判斷失誤,覺得繼續(xù)挖下去是愚蠢的,便換了個地方繼續(xù)挖。而愚鈍的人因為“愚鈍”,所以不懈地在原地挖著,挖著……又過了兩個小時,那個聰慧的人在新地方挖了兩米后,依然未見水的蹤影。終于,聰慧的人泄氣了,斷定此地無水,便獨自離開了。而此時,愚鈍的人已體力不支,但他依然努力地一鏟子一鏟子地挖著,突然,奇跡出現(xiàn)了,只見一股清水自地下汩汩流出。
于是,愛因斯坦對他的學生說,那些條件優(yōu)越、聰明強壯的人有時不一定能獲得成功;相反,成功有時需要一種近乎愚鈍的力量。
其實,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我們面對更廣闊的空間時,如果沒有那份努力、那種勤勞、那段時間的積累,我們很難取得成功。正如羅曼·羅蘭說過的:“機會總是賦予那些有所準備的人?!钡绻覀冞B地下水都打不到,又怎能去奪得那滿天繁星似的機遇呢?難道機遇真會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嗎?
答案是否定的。君不見,曹雪芹對《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君不見,司馬遷著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用了多少歲月,多少心血。而在今天,一些人靠愚鈍的力量同樣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失明的海倫·凱勒成了著名作家,失聰?shù)呢惗喾彝瓿闪藗ゴ蟮摹渡豁懬?,而中國的聾啞演員也靠這種力量登上了春晚的舞臺,演繹了精彩絕倫的“千手觀音”……這一個個生動的例子難道沒有觸動你我的心弦嗎?
而那些自認為聰慧的人們,卻往往因少了那份執(zhí)著的愚鈍而與成功失之交臂。記得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男子十米手槍最后一發(fā),遙遙領(lǐng)先的美國名將卻打在了別人的靶上,將到手的金牌拱手讓給執(zhí)著的中國老將王義夫??磥恚@還真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大智若愚”。
朋友,讓我們收起那遨游于蒼穹的目光,踏踏實實地永遠執(zhí)著“愚鈍”地挖掘?qū)儆谖覀冏约旱乃桑?/p>
【作者系江蘇省無錫市光華學校鐘書文學社社員,指導教師:柳兆春】
點評
以排比句開頭,已成為時髦。本文即以排比句開頭,且設置懸念,吸引讀者往下看。
本文標題即中心論點。為證明論點“愚鈍的力量”,所舉例子,無論古今中外,或人或事,都有極強的說服力。因此,讀完本文,你會受到鼓舞,對作者的觀點也會深信不疑。
【特邀點評:郭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