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4月1日清晨,睡夢中的夏威夷島原本一片寧靜,忽然之間,附近的海水猶如暴怒的野馬群,奔騰著、呼嘯著撲上岸來,巨大的狂濤拍岸聲,立時將人們驚醒。
環(huán)顧四周,已成澤國。人們惶恐不安,攜兒帶女,奔往高處逃命。跑了一陣子,聲音小了,驚魂未定的人們回頭望去:奇怪!海水退走了?它退得那樣快,以至平時不見天日的海底也裸露出來,來不及游走的魚、蝦在陸地上活蹦亂跳,蟹、貝等海底“居民”正不知所措。當孩子們捕捉這些魚蝦時,海浪卻再一次鋪天蓋地席卷而來……
是誰激怒了大海?原來,是由與之相隔4000公里的阿留申群島海域的海底地震引起的。這次海嘯,波高8米,波長185公里,每小時推進821公里,造成損失達2500萬美元。
一般說來,開闊洋面上,海嘯的波高只有幾米,對航船沒有什么妨礙,甚至連航行者也察覺不出。但是,當它傳到大陸岸邊時,陸地阻礙了它的推進。它內(nèi)部蘊(yùn)藏著的巨大能量,與大陸強烈碰撞后,就會集中能量形成巨浪。像1883年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托火山噴發(fā)時,海底裂開300米深的巨坑,引發(fā)威力空前的海嘯。巨浪排空,猶如發(fā)瘋的雄獅向前狂奔,滌蕩了周圍1290個城市和鄉(xiāng)村,有三萬六千多人被卷入海中?;鹕皆谒聡姲l(fā),還使海水沸騰,大量海洋生物成了“熟食”。
也有些海嘯是由風引起的。強大的風暴通過海面時,岸邊水位暴漲,甚至泛濫(làn)成災(zāi)。人們稱這種現(xiàn)象為“風暴海嘯”或“氣象海嘯”。1970年,12級颶風席卷孟加拉灣,洶涌海浪卷起10多米高的水墻,無情地撲向海岸,石破天驚,雷霆(tíng)萬鈞。1953年北大西洋一次風暴引起罕(hǎn)見的海嘯,將英國的南部和荷蘭、比利時廣大地區(qū)變成汪洋大海,英國泰晤士河口兩個小島剎那間變成了“死亡之島”,島上建筑均蕩然無存。
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zāi)難是十分巨大的。目前,人類對地震、火山、海嘯等突如其來的災(zāi)變,只能通過預(yù)測、觀察來預(yù)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還不能控制它們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