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是一出劇,這出劇是明朝時候的一位文學家寫的。他叫湯顯祖,他和西方大戲劇家莎士比亞生活在同一時代,所不同的是,他們一個生活在中國,一個生活在英國。他比莎士比亞大十四歲,但都是在同一年離開人世的。
這出明朝人寫的劇現(xiàn)在還在上演,還在打動成千上萬的觀眾。這出劇不但在國內(nèi)演,還在臺灣演,在美國演。無論在哪里,這出劇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在介紹這出劇之前,還是先和大家講一下作者吧。
湯顯祖是江西臨川人。他從小就很聰明,當?shù)厝硕贾肋@位少年才子。十四歲那年,他進入縣學,二十一歲時就成了舉人。那時候考中舉人很不容易,有人考了一輩子,頭發(fā)都白了,卻還是不能考上。小說《儒(rú)林外史》中講了一個范進中舉的故事,就說出了考試的艱難。范進是個窮書生,考了幾次都沒有考上。這一年他又想考一次試試,卻受到了老丈人的嘲笑。他的老丈人是個賣豬肉的,瞧不起這個女婿。但沒想到這次范進居然考上了,但這意外的驚喜,讓范進一下子樂瘋了,一個勁地拍著手說,我中了,我中了。還是他的老丈人一個大嘴巴,把他打了過來。
所以,湯顯祖那么年輕就中了舉人,可以說是少年得志。他為人也高傲,不愿向當官的屈服。后來他進京去考進士,當朝最有權勢的宰相張居正一眼就看好了他。張居正一心想把湯顯祖拉進自己的圈子里來,讓他和自己的二兒子一塊考。但湯顯祖沒有答應。他不想受到當官的庇護,只想憑自己的真本事來考取進士。他的朋友和他不一樣,投靠了張居正,結果中了狀元。而湯顯祖卻榜上無名。過了幾年,他又來考試,這次是張居正的三兒子來拉攏他,又被他拒絕了。這次他又落了榜。直到三十三歲那年,他才考中進士。那時張居正已經(jīng)死了,死后還被皇帝抄了家。
湯顯祖這樣倔強傲慢的性格是不適合做官的。他在官場里面混得并不好。不是說他沒有能力,他工作干得還不錯,但就是不會討好上司,還總是提個意見什么的,因此上司很不喜歡他,當然他也不喜歡做官。后來他索性交了一份辭職報告,就回到家里當作家了。
作家這個職業(yè)更加適合他。在他辭職的當年,他就寫出了《牡丹亭》。這是一出戲劇作品,此外,他還寫過《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和《牡丹亭》加起來一共是四部,這幾部作品里面都寫到了夢,因為湯顯祖是臨川人,后來人們就把它們叫做“臨川四夢”。
《牡丹亭》講了一個非常美麗動人的故事。這出劇也叫《還魂記》,從后面的名字中我們就能看出,這是講一個人死后還魂的故事。
是誰死了,又有誰在還魂?這一切到底因為什么呀?
原來,有一個太守杜寶,這個杜寶只有一個女兒,叫杜麗娘。這個杜麗娘長得非常美麗,老爸拿她當寶貝一樣。有一天,當太守的老爸請了一位老師陳最良,給女兒上課。這個老師非常沒趣,講著講著,杜小姐的丫環(huán)春香都打起瞌(kē)睡來了。這天她們兩個逃了學,就到后花園去玩。當時正是春天,園子里的花都開了,別提多美了。杜小姐看到春天的景色,就在心里萌生了愛情。她倚著一棵樹就睡著了。在夢里,她看見一位年輕的書生拿著半枝垂柳向她走來,兩個年輕人就這樣相愛了。
是夢總是要醒的,不管這夢有多美。杜麗娘醒來,不見了書生,她就從此茶不思,飯不想,慢慢就病了。她為自己畫了一幅像,要春香把這幅畫像藏在一塊石頭下面,然后就死了。
這時杜寶又要到別的地方做官。他要陳老師把女兒安葬,并修建一座梅花庵來紀念女兒。過了三年,杜麗娘夢見的那個書生進京趕考,路過這里,就借住在梅花庵里。他在石頭下面發(fā)現(xiàn)了杜麗娘的畫像,吃了一驚,他叫柳夢梅,原來也在夢中見過杜麗娘。這時杜麗娘的靈魂也來到后園,兩個人又在夢里見面了。柳夢梅在夢中知道了事情的經(jīng)過,就挖開墳墓,杜麗娘起死回生,兩個人準備一同進京。后來柳夢梅考中了狀元,兩個人結婚,又和家人團圓了。
《牡丹亭》在當時就非常受歡迎,現(xiàn)在仍然魅力不減,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