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0日早上8點20分,河南省洛寧縣城東郊一處家屬院,今年已經(jīng)108歲高齡的陳云老人準點起床了,簡單的洗漱后,一位保姆模樣的六旬老太太端來豐盛的早餐:一小碗燉雞蛋,兩片面包。半個小時后,吃完早餐的陳云在“保姆”的陪同下,下樓和家屬院的其他老人聊天解悶,而“保姆”則返回家中收拾家務(wù),準備午餐……一切平靜而溫馨,看起來完全是一幅普通家庭的保姆與女雇主的生活場景。
可是錯了,因為你看到的一切,恰好和真實的情況相反:陳云才是這個家庭的保姆,而細心照料她的那位保姆,才是真正的女主人。不僅如此,類似于雇主細心照顧保姆這樣的場景,在這個家屬院里已經(jīng)持續(xù)了數(shù)十年。
一個苦命女人的夢想:當一次媽媽
陳云老人生于河南省洛寧縣回族鎮(zhèn)一個貧困的農(nóng)民家庭,19歲那年,經(jīng)人介紹和當?shù)匾晃患揖惩瑯迂毢男』镒咏M成了家庭。婚后的生活平凡但幸福,可陳云始終無法懷孕,卻成了夫婦倆心頭一個難以化解的疙瘩。在多年求醫(yī)始終沒有見效的情況下,郁郁寡歡的丈夫終于撒手而去。感到對不起婆家的陳云。辦完丈夫的后事也離開了家,靠四處打些臨工度日,
外出謀生的日子,對一個毫無特長的農(nóng)村婦女來說,辛苦可想而知,但陳云卻有了一種逃脫般的安慰,畢竟不用再面對鄉(xiāng)親們嘲諷的眼光了。
從給人縫縫補補、洗洗涮涮,到做長工替人種莊稼,再到進入建筑工地做飯、出苦力,一個不愿接受命運安排但又無法改變現(xiàn)實的女人,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流浪旅程。這期間,得知消息的婆家人和娘家人,也多次托人捎話,甚至親自來找她,希望她能回去,可陳云都——拒絕了,“這樣挺好的,不是嗎?”采訪中,老人回憶起往事一臉平靜。
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二十多年。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如以前了,再想靠最初那樣出體力謀生不現(xiàn)實了,陳云開始有意尋找一些適合自己的工作。由于一輩子沒能當過母親。陳云對孩子情有獨鐘,找一個做保姆、照枓孩子這類的活兒,成了她心中最大的奢望,“那樣多好啊,能像個媽媽一樣精心照料孩子??隙ê苄腋?,可就是擔心自己一個不識字的農(nóng)村婦女,沒人接受啊!”說到這里,老人慈愛地笑了。
機會很快來了。在老人60歲那年。洛陽市一個遠房親戚家的女兒要做月子,因為無人照顧。想找個熟人幫忙照應(yīng),無牽無掛的陳云最終成了合適的人選。在洛陽當保姆的那段日子,陳云的勤快、細致和體貼,得到了雇主一家的認可。而老人那被塵封多年的母性,也第一次得到了宣泄和釋放。
第一份保姆的工作整整做了四年。在即將離開之際,這個遠房親戚毫不猶豫地向自己的朋友王桂蘭,即現(xiàn)在的雇主一家推薦了陳云:放心吧,老人會像媽媽一樣體貼的。
家里來了一位保姆像媽媽
在王桂蘭家里,陳云開始了自己第二份保姆工作。
“老人的確像媽媽一樣體貼細心,很多地方、很多時候,老人的表現(xiàn)甚至超過了親生母親?!罢f起陳云,今年已經(jīng)68歲的王桂蘭感慨萬千?!蹦鞘?963年4月,我的第一個孩子剛出生。孩子的父親在政府部門工作,經(jīng)常忙得顧不上家,無奈之下只有找一個保姆,恰好一個洛陽的朋友介紹,媽媽就這樣來了,而我們數(shù)十年的母女之情,也就這樣開始了?!?/p>
一如既往,陳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這個家和王桂蘭母子身上,對她來說,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種對信任的回報,畢竟自己是第一個雇主介紹來的。更重要的是,她又可以像媽媽那樣,忙碌并體會家庭的溫馨與幸福了。
起早貪黑地洗衣做飯,里里外外地打掃清理,滿臉笑意且毫無怨言地承擔了幾乎所有的家務(wù)……剛?cè)サ哪嵌稳兆?,王桂蘭的奶水不好,看著嗽嗽待哺的孩子,老人急得整夜睡不著。在多位老中醫(yī)連下了幾道藥方也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老人開始自己想辦法了,到處尋找下奶的單方。最終,憑借流浪期間結(jié)識的一位落魄郎中的一味偏方,成功解決了孩子的吃奶問題。而為了保證王桂蘭奶水充足,老人暗地里把夫婦倆支付給她的工錢,全買了雞蛋和排骨等,讓王桂蘭補身子,得知情況后,王桂蘭夫婦倆多次埋怨她,不該花自己的工錢,老人笑了:在這里有吃有喝,我一個老婆子,要錢干哈,別分什么你的我的,養(yǎng)好你們母子的身體最要緊。
就這樣,一個孩子,兩個孩子……王桂蘭夫婦一共生育了四個孩子,無一例外都是陳云這么不辭辛苦,一手帶大的,
家屬院里的鄰居看到了,越來越多的親戚朋友看到了,他們私下里羨慕地告訴王桂蘭夫婦:你們兩口子好福氣啊,請了個保姆像媽媽一樣體貼!王桂蘭的公公婆婆和親生父母看到了,動情且不無愧疚地說:我們工作太忙了,沒時間照顧你和孩子,看到陳大媽如此貼心,我們也放心了,千萬記住了,日常出出入入的,可不能把大媽當成保姆啊,這樣對不起良心!要像對待我們一樣對待老人家,
老人的付出感動了鄰居、感動了親戚朋友,更感動了王桂蘭夫婦全家,出于感激,更重要的是出于真心,第二年,王桂蘭就改口開始喊老人媽媽?!翱衫先瞬辉敢饬耍f自己只是個保姆,不能接受這樣的稱呼。但我不管,不僅我喊,丈夫也主動改口喊媽媽。盡管她還是不停地推辭,但我們看得出,老人很開心?!?/p>
說到這里,王桂蘭笑了,“那時我們工資低,孩子多,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為了節(jié)省些費用,媽媽經(jīng)常到地里挖野菜,變著法給孩子們改善生活,不僅如此,幾個孩子的衣褲和鞋子,都是她一針一線縫制的,時間一久,感情更濃厚了,不僅我們把老人家當成了媽媽,孩子們也親切地喊老人奶奶,很多次,我注意到,只要一喊媽媽或奶奶,老人私下里都會抹眼淚。我相信,那是幸福的淚水?!?/p>
“媽媽別走,我來給您當保姆”
眼看四個孩子陸續(xù)長大,并相繼走進校門或參加工作,陳云老人提出了要離開。之所以要走。并不是老人對這個家、對這些孩子沒有感情。而是老人不愿拖累王桂蘭夫婦。怎么說自己也只是個保姆,而且年紀也越來越大,不可能在雇主家一直待下去。
可這個提議,被王桂蘭夫婦以及四個孩子一口否決了。在他們心目中,老人已經(jīng)成了這個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幾個孩子,上學(xué)、放學(xué)、吃飯、睡覺時,早已習(xí)慣了大呼小叫“奶奶,奶奶”,現(xiàn)在奶奶竟然要走,肯定接受不了,
“媽媽,我們離不開你,孩子們也離不開你,這個家要是沒有你操持,肯定會亂套的。你就留下來吧。你辛辛苦苦照顧我們一家大小這么多年,現(xiàn)在條件好了,以后的日子就該我們照顧您了,可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什么保姆了,不然多少人要罵我們啊!以后,我和幾個孩子一起給您當保姆?!蓖豕鹛m的一席話,說得老人淚流滿面。“好好好,不走了,不走了!”是啊,對一個漂泊多年的老人來說,還有什么能比聽到這樣動情的話語讓人感動?
從保姆到受人照顧的幸福老人,而且照顧她的是雇主一家,陳云的命運如此不可思議的變化了。
像當初老人照顧自己一樣,已經(jīng)退休在家的王桂蘭,開始履行一個女兒的職責,她為老人端茶倒水,替老人忙前忙后:早餐是牛奶,面包加蒸雞蛋,而且端到床前;午餐必備一個酸辣湯,這是老人最喜愛的;晚上是提前煲好的小米粥,外加幾片新鮮的面包。孫子孫女下班回來了,或多或少都要帶些零食和水果,放到老人專門的房間里。睡覺前,無論是王桂蘭夫婦還是幾個孩子,再忙再累都要到陳云的床前說會話……如此一來,陳云有些不習(xí)慣了,吵著嚷著要回娘家。王桂蘭和幾個孩子笑了:老太太啊,你也別不習(xí)慣,這樣的日子以后長著呢,就等著這么享福吧。
不習(xí)慣也沒辦法了,陳云老人一邊慈愛地斥責著王桂蘭和幾個孩子,一邊無可奈何地當起了家里的“老太君”。
說起奶奶,王桂蘭的二兒子余俊新笑了:“我們兄妹幾個都是奶奶一手帶大的,所以非常了解奶奶,別看老人家罵我們,不該把她當成老太君供奉起來,她心里肯定很開心。不僅如此,老人還是我們家最大的當家人哦!爸爸工作忙沒時間管家里的事,媽媽屬于大咧咧的那種人,自從奶奶來到我們家之后,大事小事她就懶得操心了,全由奶奶做主。因此,家里小到待人接物、請客送禮,大到婚喪嫁娶、建房購屋等,我們都聽奶奶的?!?/p>
余俊新弟兄三個找對象,都是經(jīng)老人看過后,才最終拍板確定的,而婚事也無一例外,全由老人一手操辦,并且是按照最傳統(tǒng)的習(xí)俗程序舉辦。這樣古樸的婚禮,在如今早已難得一見了,一來二去,老太太出名了,余俊新兄弟幾個的不少朋友,結(jié)婚時都想請老人出面,以便操持一個有特色的傳統(tǒng)婚禮。但考慮到奶奶年紀太大,不敢太過勞累,他們逐一拒絕了。
最小的妹妹余俊肖找對象時,王桂蘭夫婦頗費周折,前后找了幾個都不合適。最后,陳云老人說話了:結(jié)婚不是過家家,不要太苛刻,男孩子長相一般就行。但前提條件是必須心眼兒好,有一技之長,攀附高門大戶不一定是好事,余俊肖聽從了奶奶的意見,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婚后,兩口子過得非常和睦。如今,多則一個月,少則一周,夫婦倆都要領(lǐng)著孩子回來看望老人。
1992年,王桂蘭的丈夫不幸病逝,悲傷過度的她一病不起。這期間,已經(jīng)93歲的陳云老人,再次體現(xiàn)了一個“老太君”的作用。她挪著小腳,領(lǐng)著余俊新兄妹幾人,跑前跑后,張羅喪事,并在縣城附近買了一塊墓地,安葬了余錦江。看到老人如此奔波,王桂蘭心疼了:媽,你老辛苦了。要是沒有你,我們該怎么辦啊!老人笑了:傻丫頭,這也是我的家啊!
享福歸享福,當家歸當家,整天無事可做的老人,還是感覺自己在拖累別人。無奈之下,余俊新兄弟幾個私下商量后決定,輪流讓保姆把自家的孩子送過來。當然,不是真的讓奶奶帶孩子,主要是給她消磨時間。而且還不能讓奶奶知道,這些孩子本身都請了保姆,不然老人家會生氣的。幾個孩子的主意,得到了王桂蘭的大力支持。于是每到周末,一家?guī)状嗫谌耍蜔釤狒[鬧地聚到一起,孩子們一聲聲地叫著“奶奶”,把陳云樂得眉飛色舞。
2000年春天的一個周末,余俊新兄妹四人的幾個孩子都回來了,聚在奶奶身邊,嘻嘻哈哈鬧個不停。陳云也孩子似的,和幾個重孫子玩得熱火朝天,期間,余俊新的女兒余潤說了句:“長大了一定要將老奶奶接到我家住?!边@下可惹禍了,其他幾個孩子立即停止了嬉鬧,爭吵起來,每個人都要求把老奶奶接到自己家里??粗⒆觽儬幍眯∧樛t,陳云感動得淚水盈盈,逐一解勸,并再三保證誰家也不去,就住閨女王桂蘭這里,這才平患了孩子們的矛盾。
“沒想到,這輩子我還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沒想到,我這個孤老婆子還能有這么多孝順的孩子?!辈稍L中,談到孩子們的孝順舉動,陳云老人清晰無比地說出了這句話。
“8歲的奶奶”是全家的寶
如今已經(jīng)108歲的陳云老人,除了聽力不好之外,身體一直很硬朗。但和很多上年紀的老人一樣,陳云整天惦記著自己的年紀,不斷地說一些“到時候,要走了”這類傷感的話題。為了讓老人忘記自己的年紀,從陳云過完100周歲生日的第二天開始,王桂蘭和孩子們就采用“去百法”來計算老人的年紀。就是把100歲忽略不計,按照零頭給陳云折合年紀,如此一來,老人今年也只有8歲。
說起這個“去百法”,還鬧出了一個笑話。
2004年8月的一天中午,因為下樓時不小心,老人摔了一跤,導(dǎo)致股骨骨折,這下可把當天留在家里照料老人的孫媳婦——余俊新的妻子程紅軍嚇壞了。多年來,奶奶一直被全家老少精心伺候著,從來沒有出過差錯,現(xiàn)在竟然因為自己的疏忽,讓奶奶受傷了。不知所措的程紅軍,趕緊跑到附近的醫(yī)院找醫(yī)生。醫(yī)生問:病人情況怎么樣?多大年紀了?因為習(xí)慣了,程紅軍想都沒想說了句:4歲了,摔得很嚴重,在家里躺著不能動呢。醫(yī)生一聽急了:才這么點大的孩子,怎么也不照顧好啊,看你這個媽媽怎么當?shù)模缓髱弦恍┘本却胧?,就跟著程紅軍匆忙趕來,到了樓上,醫(yī)生滿屋子找那個“4歲的摔傷的孩子”,對躺在客廳沙發(fā)上的陳云視而不見,程紅軍生氣了:醫(yī)生,讓您來看病的,你滿屋子亂找什么啊!病人不就在這里嗎?
看了看程紅軍,又看了看陳云,醫(yī)生愣了:你說……她……4歲?“是啊!這是我奶奶,今年正好4歲!”話音剛落,程紅軍才想到是自己說漏了——奶奶的4歲,自己知道,醫(yī)生哪里會知道啊!于是趕緊說明了情況,并一個勁賠禮道歉。至此,醫(yī)生才恍然大悟。
因為年紀太大,不好醫(yī)治,醫(yī)生建議,等骨傷處骨頭慢慢壞死,不痛就算了。但自覺犯了大錯的程紅軍,依舊跑遍了洛陽的大小醫(yī)院,想把奶奶徹底治愈??勺罱K,處處碰壁的她只得接受了現(xiàn)實,并為奶奶買了一張牽引床。在老人恢復(fù)的那三個多月里,程紅軍請了長假貼身伺候,但就這樣還是被丈夫余俊新和家里的其他人好一頓埋怨??吹綄O媳婦不辭辛苦地為自己倒屎倒尿、洗衣、擦身子,還要時常被批評,陳云發(fā)話了:從今天開始,誰也不許說孫媳婦了,不然就讓老天爺把我收走,死了算了,大家這才趕緊閉口。
回想起當時的情形,程紅軍感動不已:“我聽奶奶這樣說之后,心里很難過,以為奶奶嫌棄我照顧得不好,奶奶卻搖頭說,‘覺得自己成了廢人,還麻煩你照頤,心里不好受’。奶奶是不會對我們這些晚輩說謊的,于是我告訴她,你給我們做了那么多事,從來不嫌麻煩,我給你盡孝道是應(yīng)該的。再說,你受傷的確是我的錯,他們批評的對啊!奶奶以后可不能再胡說什么死啊活的了!”
此后,陳云再也沒有“胡說”過。100天后到醫(yī)院復(fù)查,陳云的骨傷處長了圈小疙瘩,竟然愈合了,醫(yī)生連連稱奇,但也落下后遺癥,得靠拐杖才能行走,程紅軍說,她至今還后悔不已,所以只要一抽出時間,她就會去看奶奶,惹得陳云老人逢人就夸這個孫媳婦乖巧懂事,好事者逗趣說:老太太,其他幾個孫媳婦都不好吧。老人立刻會停下來,然后用拐杖作勢要打人:你知道什么啊!我把他們當心肝,他們把我當寶貝呢。我的這些孫子、孫媳婦、重孫子、重孫女一個比一個好呢。說完,她會心地笑了。
2007年11月10日上午,記者趕赴洛寧縣,走進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談及自己和子女多年來對陳云老人的孝舉,王桂蘭老人連連擺手:“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何況老人侍候了我們一家三代人!她付出的太多了,現(xiàn)在條件好了,我和孩子們也有能力滿足老人的需求,再者,這也是做人子女者應(yīng)盡的責任?!闭f完,王桂蘭摟著身邊的陳云老人淚濕眼眶,“媽,我說的對吧!”
陳云老人笑了,一旁的孫子余俊新笑了、孫媳婦程紅軍笑了。好一幅和諧的家庭畫面,好一場動人的親情詮釋。
編 輯 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