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把生男孩叫做弄璋。璋者,玉,喻以后長大了要當(dāng)官的,望子成龍。在男權(quán)社會里,這是沒錯的。生女兒卻叫做弄瓦,瓦者,不是磚瓦的瓦,我覺得這個瓦,倒更像男孩的意思,也頗合事實,因為大多數(shù)的男孩長大了并沒有官做,多是跟泥巴打交道的販夫走卒。瓦是指機杼上的布穗兒,女人長大了要織布的。有人就用了這瓦的兩個意思來諷刺一對生了兩個女兒的夫婦:
“去年相招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招。
弄來弄去都弄瓦,大嫂原來是瓦窯?!?/p>
這詩是有趣的,一個有趣固然是上面說的故意混了瓦的兩個意思;二個有趣就是第三句的“弄來弄去”,這個“弄”字跟我們常用的“搞”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好像葉圣陶專門寫過關(guān)于“搞”字的多義性,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三個有趣就是第四句的“瓦窯”的比喻,瓦窯者,生泥進去,熟瓦出來,跟女人的子宮是一個理。
近來我亦有“弄瓦”之憂,老婆的預(yù)產(chǎn)期是下個月,但我的憂跟那位“弄來弄去都弄瓦”的仁兄是不同的,他憂的是弄出來的都是瓦,我憂的則是弄出來的怕不是瓦。我有了一枚“璋”了,就盼著一片“瓦”,名字都早起好了,叫郭一朵,花骨朵兒的一個小女孩的意思,要是又弄成“璋”了,兩個兒子都做官,我擔(dān)心老了沒那么多功夫去探監(jiān)。不過,想到女婿也少不了做官的,卻又釋然。
閑來無事,倒羨慕了那對生了七個女兒的夫婦,有人寫詩贊道:
“連生七女不為多,湊上一桌又如何?
天生一對賢夫婦,專為他人養(yǎng)老婆?!?/p>
人生在世,別無建樹,能夠為別人多養(yǎng)幾個老婆,也是一種美德。最高境界當(dāng)如臺灣的余光中,養(yǎng)了珊瑚島似的三個女兒,又寫了那么多好詩,他的美德,是雙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