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概算得上是全球最著名的無名藝術家了——雖然他的作品沒有在畫廊或者博物館展出,但是卻透過互聯網傳遍世界各地。19日,美國媒體發(fā)表了對著名搜索引擎Google的圖標設計師、韓裔美國人黃正穆的采訪報道,把“幕后英雄”帶人公共視野。
黃正穆現年28歲,英文名為丹尼斯·黃。他在2000年獲得一個在Google實習的機會,當時他還是一名剛畢業(yè)的藝術史系學生。還在Google實習的時候,黃正穆已經不斷地大膽嘗試使用各種各樣的字體設計圖標,還曾經別具匠心地把“Google”的六個字母融入三葉草、煙火、紅心和小精靈等圖案當中。Google創(chuàng)始人佩奇和布林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黃正穆設計的美國獨立日的Google圖標,對此大為贊賞。就這樣,黃正穆開始了設計Google圖標的工作,一干就是6年。至今,每逢美國獨立日,Google都會換上黃正穆當年實習期間設計的圖標。
根據黃正穆的心得,“Google”中的字母“O”和“L”是最容易處理的。在他的設計中,“O”曾經變成了萬圣節(jié)的南瓜、諾貝爾獎牌、韓國國旗上的“八卦”和地球等圖案,而“L”則變成了旗桿、奧運會火炬或者雪橇。第一個字母“G”是最難處理的字母,由于受所處的位置約束,“E”的變化空間也不大。
黃正穆有時候也會響應民意,他曾經響應網上一項聲勢浩大的“請愿”運動,設計了一個以波斯人新年為主題的Google圖標。此外,他設計的美國國家圖書館日圖標也大受歡迎。只要點擊該標志,網站就能列出與這個特殊日子相關的網站,告訴網友們?yōu)槭裁碐oogle標志中的兩個“O”被一本打開的書所取代。
不可避免地,黃正穆在設計圖標的過程中也常常會遭遇“瓶頸”。黃正穆在設計紀念人類發(fā)現雙螺旋DNA的圖標時出現了小小的錯誤,在圖標上網后,馬上收到世界各地很多科學家打來的電話。最后,黃正穆花了幾個小時對圖標重新進行修改。
黃正穆曾經特別設計了一個帶有韓國國旗和韓國國花木槿花的Google圖標,以紀念韓國國慶日。為了紀念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誕辰,黃正穆把Google圖標變成了一幅睡蓮水彩畫。在去年的中國農歷新年期間,Google圖標里的字母“O”里多了一個倒著的“?!弊?,另外一個“O”變成了一只公雞,字母“L”則被一根撐著燈籠的竹竿取代。而今年,“O”又變成了一只可愛的小狗。黃正穆表示,每次聽到別人稱贊他的設計具有東方風情的時候,他都會感到很高興。
黃正穆出生在美國田納西州,在5歲的時候回到家鄉(xiāng)——韓國京畿道果川市居住,14歲時又來到美國讀書。黃正穆表示,他的很多設計意念和靈感都來源于在韓國度過的童年時光。無論設計任務多么具有挑戰(zhàn)性,他常常都能夠從小時候的涂鴉中找到靈感。他說:“那些當時看起來很可笑的亂涂亂畫現在卻成為我最寶貴的財富?!?br/> (錢好薦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