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奧運會,北京市政府近幾年加大力度治理城市環(huán)境,在遭遇治理的過程中,北京的商品交市場是否正在萎縮?我們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理性看待“北京商品交易市場在萎縮”
《中國市場》:有觀點認為,目前北京的商品交易市場無論成交額還是數量都逐漸在萎縮。對此您怎么看?
國杰:的確如此。我覺得,目前北京商品交易市場的萎縮,主要由當前政策對市場嚴格的審批,限制發(fā)展以及對市場的模糊定位等多重因素造成的。
近幾年,北京市政府一直著力于對市容市貌的革新。在城市環(huán)境整治過程中,一些低檔次的市場被逐漸撤銷。北京市政府從1995年開始就提出“退路進廳,還路于民”的政策。取締了路邊市場、河邊市場和墻邊市場等一批三邊市場,低檔次的市場沒有了生存環(huán)境。同時,還對在四環(huán)路以內建立商品交易市場嚴加控制。
另外,由于北京市場登記證和市場管理費的取消,致使監(jiān)督管理市場的相關部門內部動力不足也是一個原因。
我國行政許可法出臺之后,經濟組織不能再重復登記。過去市場是先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設立市場服務管理機構后進行市場登記。而現在,市場成立后不用再進行登記。這樣一來,許多市場雖實為市場,但他們的名字已經不叫市場,這樣就致使商品交易市場在數量統(tǒng)計時呈現下降趨勢。
我覺得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原因——由于一直以來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商品交易市場和其它業(yè)態(tài)逐漸走向融合,通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傳統(tǒng)的純粹的商品交易市場也就越顯萎縮。
《中國市場》:從您上面的介紹中不難發(fā)現,雖然目前北京的商品交易市場出現了“萎縮”態(tài)勢,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萎縮并不是意味著北京的市場越來越小、競爭力越來越差,而是由于統(tǒng)計方式、稱謂方面的變化而讓人覺得它們似乎在萎縮。
國杰:是這樣的。我們要認識到,雖然目前商品交易市場存在的種種問題對北京市場的整體發(fā)展造成了不利影響,但商品交易市場的本質只要不變,其在北京乃至全國就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發(fā)展時期,發(fā)展空間還很大。
商品交易市場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能被取消的。
首先,商品交易市場具有經營靈活、價格低廉的特點。商品交易市場的經營者獨立經營,這一特點讓它們比較適應市場的需求變化,而且被相當一部分消費者看好。這是其它業(yè)態(tài)不能比擬的。商廈和商品交易市場的商品同一個品牌同一個廠家價格往往相差好幾倍。商品交易市場的商品相對商廈來說減少了一些中間環(huán)節(jié)的轉換,成本較低。而物美價廉的商品都比較受人們喜歡。
其次,現今社會貧富差距不斷加大,需求的多元化要求流動業(yè)態(tài)也多元化。不同的消費群體會到不同的消費場所。有高檔的俱樂部也應該有低檔的消費場所。因此,商品的銷售應該錯位經營。
再次,我國的習俗和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決定了商品交易市場不會消除。在商廈里,商品的價格通常都被統(tǒng)一,消費者處于弱勢,商場限定什么價格消費者就得接受什么價格。而商品交易市場趕廟會,討價還價等特點都比較迎合普通老百姓的心理。
《中國市場》:一方面,政府出臺的一些管理政策約束了市場的發(fā)展,但另一方面,從長遠來說,它們對于商品交易市場的健康、完善和提高競爭力應該具有積極意義吧?
國杰:以取消市場管理費為例來說吧。我覺得這一政策雖然有利于市場的平等競爭,但卻造成了有關部門對市場的鑒定把關不嚴。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政策的變化和政府有關部門內部的問題,都是造成當前商品交易市場萎縮的重要原因。
但我們也確實應該看到,目前商品交易市場本身也在升級改造,各種制度在不斷完善。市場和商場各有優(yōu)勢,應各為互補?,F在很多大商廈的頂層或地下層都有小吃層,那個就是市場?,F在商品交易市場里也有開超市的。北京市場現在已經比較穩(wěn)定。各種業(yè)態(tài)有不同的消費群體,應該針對這種業(yè)態(tài)采取不同的政策。
“信譽對于商品交易市場來說十分重要”
《中國市場》:我們發(fā)現,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北京市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加大了對各類商品交易市場的整頓和規(guī)范。您認為目前北京的市場還存在哪些有待改進的地方?
國杰:北京市政府為了迎接奧運會,雖然已撤消了一批低檔次市場,升級改造了一批中檔市場,鞏固提高了一批高檔次市場。但市場仍有許多問題亟需解決。
首當其沖的是信譽問題。實際上,信譽問題在全國的商品交易市場中都普遍存在。我們都感同身受:許多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不合格或偽劣商品近來不斷地被媒體曝光,在對一些商品喪失安全感的同時,我們大家難免會對商品交易市場的信譽加深懷疑。我想強調和呼吁的是,消費者是市場經營者和管理者的衣食父母,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就等于失去了衣食父母。
《中國市場》:那么您認為相關管理部門、市場經營者該如何挽救這種信譽危機?
國杰:我認為要從幾方面入手:一是要有自律意識,經營者本身要自律,市場主辦單位要自律,不能以金錢為至高無上。告訴經營者一個道理,誰砸了市場的牌子,誰就砸了自己的飯碗??恿讼M者就等于是坑了自己。
其次,要靠嚴格管理。任何一個經營者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各有關部門應齊抓共管。各種規(guī)定和制度很多,但關鍵要在落實。抓政府有關部門的不作為。
另外,我認為市場管理者可以主動宣傳推廣真?zhèn)紊唐返蔫b別方法,幫助老百姓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增加老百姓對自身的信任度,
還有,政府有關部門可以建立一個誠信檔案。記錄商戶的信譽情況。比如像北京市場協(xié)會將要推行的“聯(lián)動懲戒機制”。就是一個商戶如果因為誠信問題,被一個市場開除之后,其他所有市場就不能再招收該商戶。
國外商家進入我國后也存在“競爭短板”
《中國市場》:我國加入WTO已經五六年時間了,在此期間,國外的各種商品流通業(yè)態(tài)紛紛進駐到國內,它們對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有什么影響?我們的經營者又該如何應對?
國杰:國外的商品流通業(yè)態(tài)進入后,對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帶來了全方面的沖擊。當前,世界上大的商品流通業(yè)態(tài)現在基本上都紛紛進駐到了北京,如家樂福、沃爾瑪、歐貝德等。
從總體上來看,這些流通業(yè)態(tài)中的商品品質在老百姓心中可信度比較高,普遍受老百姓歡迎。這對我們的市場無疑是個沖擊。根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一個大超市開業(yè)后,其周圍1公里內的農貿市場、便利店等相同業(yè)態(tài)的經營額普遍會下降。
需要引起我們國內商品市場經營者認真關注和應對的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購物環(huán)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價格是唯一決定購買與否的消費時代應經過去了?,F今人們逛商場除了購物外,也希望從中找到一種快樂消費的感受——許多人購買欲都是在閑逛中激發(fā)的——而這種消費方式對購物環(huán)境是有要求的。問題是,我國的一些商品交易市場環(huán)境比較差,檔次低,老百姓自然就不愿意光顧;而相比之下,許多國外的大超市等業(yè)態(tài)的環(huán)境顯然要好許多。這樣我國商品交易市場的客流量就萎縮了。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外商的進入對我國的改革開放是有利的。因為他們的進入帶來了許多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務方式。
我認為,我們一方面要虛心學習其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服務方式。尤其要學習他們在質量上的嚴格把關,誠信服務。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明白,外商的進入并不是洪水猛獸。他們霸占不了我們所有的市場份額。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外商在短期內是難以掌握改變我國居民的消費習慣的,他們的一些做法不一定符合我國的國情。許多發(fā)達國家人們生活節(jié)奏要比我國的快,他們購物的目的性很強,通常買完東西就走,沒有閑暇時間逛商場。同時,他們的勞動力比較貴,大超市服務人員較少,有時候購物看不懂東西經常找不到可以提供咨詢服務的工作人員。
此外,我國現在并沒進入汽車時代。外國超市進駐我國只能在交通商業(yè)發(fā)達的地點落腳,不能輻射到所有的面。而我國居民的生活區(qū)通常最需要的是一些菜市場、便利店。在這方面我國的商品市場都有外國流通業(yè)態(tài)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
“破解農產品價格波動難題需加強政策引導”
《中國市場》:最近幾個月,國內肉蛋禽等食物價格不斷上漲,有人認為這個現象也折射出我國當前商品交易市場上存在某些缺失,譬如肉蛋禽類食物商品供需、產銷信息不靈敏。對此您如何看?
國杰:國內肉蛋禽等食物價格不斷上漲,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對此給予了高度關注,并采取了一些積極的措施。
我覺得,目前這種情況的問題主要在于市場的反映不靈敏,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經營者都不夠成熟。一些經營者只管埋頭做生意,信息不靈敏;消費者對價格波動過于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弱,尤其是在北京,按北京市居民的平均消費水平,物價小幅升漲在短期內是絕大多數人能夠承受的。
此外,沒有形成規(guī)模生產也是導致問題產生的重要因素。很多農副產品是一家一戶的小作坊式生產,現在缺少中間環(huán)節(jié)的鏈接,反映比較慢。而且許多養(yǎng)殖戶由于看不清價格的變化,不敢多養(yǎng)。因此,政府就需要在這方面加強政策引導。
我認為,肉蛋禽類食品價格的短期波動是很正常的,況且,目前我國的商品交易市場價格是處在一個可控制的范圍內。再說,即使遭遇大的災難,也不會造成無法收拾的后果,我國的外匯儲備很多,可以依靠進口來抵御“災難”。因此大家要調整心態(tài),沉著應對,不應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