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跟我一樣,聽到“音樂會”三個字會給人一種嚴肅、高尚的感覺。這也難怪,畢竟音樂會是國外帶來的東西,也因此對音樂會的感受會自然而然的受到外國的影響。
過去,“音樂會”多半是國外皇宮貴族或是達官富豪的集會社交場所,一般平民老百姓很不容易接觸的到,因此會去參加音樂會的人的服裝也會特別講究,畢竟那是重要社交的地方。
其實現(xiàn)在的音樂會并沒有一定的服裝規(guī)定,只是在國外人們習慣穿著非常正式的服裝如晚禮服去參加音樂會,比如男士們穿西裝、領帶,女士們穿典雅含蓄的套裝等,這樣的習慣跟國外的歷史背景有關。反觀國內,欣賞音樂會并不像在國外那樣隆重,不過在服裝方面多少也是要注意一點,不需要穿的太拘束,也不能太隨便,例如:穿著拖鞋、短褲就去參觀欣賞,這樣是很不禮貌的,畢竟這是對音樂藝術與演奏家一種基本的尊重。
音樂會的進場禮儀
通常音樂會開始的時間大多是在晚間七點半左右開始,許多樂迷們要在七點半以前下班、晚餐、換裝、出發(fā)以及交通等等可能的情況下,在繁華擁擠的都市之中趕去聽音樂會,遲到也是常難避免。
一般來說管弦樂音樂會的節(jié)目安排有一不成文的流程規(guī)定,如:上半場安排一首序曲當作開場,然后是一首協(xié)奏曲,下半場則是一首交響曲。為何會如此安排呢?其實主要還是為了那些遲到的人。因為只要音樂會開始,也就是演奏家開始演奏音樂的同時,即會關閉所有進出口之大門,等到演奏完序曲后才會再開,然后就是協(xié)奏曲開始,進出口再度關閉,直到中場休息時門才會再次開啟。這樣的做法并不是打擊遲到的人或是貴賓,不讓他們進入欣賞,而是對場內那些沒有遲到的愛樂者與演奏家的尊重。假若有一天你不小心遲到了,沒關系,門口等一下,等到演奏完畢,門就會開啟讓你進去。
音樂會的鼓掌方式
鼓掌是聽音樂會一個很大的學問,因此適當?shù)恼坡暿怯^眾對演奏者的響應。但是過于熱情或是不合時宜的掌聲則會擾亂演奏者的情緒,所以如果指揮已經(jīng)舉起手勢企圖制止掌聲時,表示他的思路與各樂章之間的流暢已經(jīng)或多或少地被掌聲打亂了。以下是一些如何鼓掌的小技巧,供給樂迷們參考:
事前準備功課:許多音樂會在開演前都會發(fā)節(jié)目單,您不妨在聽音樂會前先稍加瀏覽閱讀一番,先了解演出曲目,或是事先在家里找尋相關資料,這樣不但能掌握鼓掌的時機更能增加聽音樂會的臨場感受與共鳴。
注意指揮者的手:一般來說鼓掌的時機之握,是要看指揮者的雙手是否已完全放下,音樂是否有完全停息的氣氛。尤其是在不熟悉的音樂或樂曲時,更要注意。
不要跟著別人鼓掌:有時候無法確定樂曲是否已經(jīng)演奏完畢,這時就得觀察指揮或演奏唱者當時的姿勢和神態(tài)加以判別,聽從和演奏家之間的微妙關系和情勢,不能單靠聽覺,有時還將依靠視覺。
音樂會的傾聽方式
安靜傾聽是音樂會最起碼的禮儀,不僅表示對演奏者和其它觀眾的尊重,也間接表達了自己的修養(yǎng)。所以說,在音樂會中發(fā)出噪音是很不禮貌的,因此欣賞音樂會的同時,最好是和看電影一樣將手機暫時關閉,盡量減少在音樂進行中交頭接耳的交談與走動,避免身邊的小朋友跑來跑去或是站在椅子上,甚至發(fā)出叫聲,以及其它不必要的聲音,例如:打拍子聲、清喉嚨以及咳嗽聲、嚼口香糖聲等等。總而言之,在音樂會中弄出怪怪聲音來,都是一種自私、無禮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