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國內(nèi)約950萬考生參加高考。7日上午考的是語文,作為一名與文字打交道的人,筆者自然格外關(guān)注今年的高考作文題。隨著各地高考作文題的漸次公開,一絲絲沉重不免涌來。
且看今年的部分高考作文題:
全國卷I:人生,詩意還是失意
北京卷:春夜細(xì)雨
湖南卷:詩意的生活
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
江西卷:二選一作文
其一:心中的一泓秋水;
其二:要說愛你不容易
安徽卷:提籃春光看媽媽
上海卷:必須跨過這道坎……
稍加瀏覽不免發(fā)現(xiàn),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真是風(fēng)景旖旎、詩意盎然啊。
誠然,正如人生中不總是跌宕起伏也有和風(fēng)細(xì)雨,生活中不能總是怒目金剛也需要慈眉善目一樣,不能要求高考作文個個都要與千秋家國相呼吸、與故園命運共患難,也不能考生寫起作文時個個苦大仇深、滿懷憂患。但是,當(dāng)幾乎是清一色溫婉而脫世的作文題迎面而來時,深感遺憾之余,筆者禁不住暗暗叫苦。
近幾年,諸如此類心靈雞湯和小資情調(diào)類的文章風(fēng)生云起,漸成一道亮麗而綽約的風(fēng)景,有人哀嘆道:人生中除了花草月亮、膽怯的愛情、小模小樣的哲理,還有大苦難大抉擇大追求大使命,讀多了此類文章難免會缺血(性)缺鈣(質(zhì))。斯言不謬,這種擔(dān)心絕非多余。曾經(jīng),心靈雞湯式的文章在一些雜志上攻城略地、安營扎寨,如今這類文章大有占據(jù)高考作文領(lǐng)域之勢。曾有論者批評《讀者》營造了一個浮泛的閱讀時代。然而,《讀者》上的溫雅之文卻是老師的秘籍、學(xué)子的至愛、高考作文題心照不宣地“模仿”和選擇的對象,此情此景,當(dāng)然讓人愁腸百結(jié)。須知,生活不是伊甸園,不僅有溫情、有雨露、有陽光、有小資,也有兇險、有電閃雷鳴、有陰云密布。
多年來,“詩意地棲居”曾經(jīng)遍地花開,凡是會倒騰文字的人都要時不時地引用一番、矯情一把。是的,這是詩人荷爾德林的經(jīng)典名言。然而,我們卻忘了,或者說是刻意選擇性失明,故意把原話的另一半“埋葬”了。荷爾德林整句話:“人類充滿勞績,仍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正因為人類充滿勞績,我們才需要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詩意地棲居是抵抗疲倦的有力武器,但須知沒有了勞績妄談詩意就難免不公平。這正如詩意的高考作文題一樣,如果沒有了對社會的深介入,沒有領(lǐng)略人生的悲愴,甚至根本不去引導(dǎo)學(xué)子去見識苦難,而是一根筋地宣揚詩意哲學(xué),以浪漫和爛漫的愿景來“布道”,這是蹩腳的,令人失望的。
英國哲學(xué)家羅素說:“有三種簡單而強大的情感主宰著我的一生:對愛的渴望、對真理的探求、對苦難大眾的巨大悲憫?!?br/> 再詩意的生活也不能失憶,否則歷史將一片荒蕪;再感動的情節(jié)也不能一味沉湎,否則我們將失去震動的能力。面對懸浮在半空的高考作文題,我們?yōu)楹尾荒苌凫倚┟牢兜男撵`雞湯,而多一些麻辣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