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武功,行名"大山",資深日化經理人,曾在丁家宜、自然堂等公司擔任營銷總監(jiān)、品牌總經理等職務?,F(xiàn)任深圳柔迪生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負責柔迪等品牌的營銷策劃以及銷售管理工作。
同張總的談話先從他的名字開始。當問起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與其外型和氣質反差極大的姓名時,他的幽默立馬讓氣氛變得活躍和輕松:"我也委屈,還沒出生這個名字就被內定了!幸虧后來從事的日化行業(yè)中傳播很重要,而這個名字恰恰易記憶易傳播,倒是節(jié)省了一些推廣成本!"笑聲未盡,話鋒突然一轉:"但總的來說,弊大于利!經常被一些好友或同行戲稱為'蜈蚣'和'無功'。蜈蚣有毒,是害蟲,不好;老是忙忙碌碌卻'勞而無功'也不好;還沒與人見面就被人誤解為粗魯好斗練武功就更不好了!……以后,請叫我大山!"張總一臉嚴肅,但仍不失輕松:"仁者無敵,仁者樂山;另外,市場競爭這么激烈,希望給他人也給自己多點大山般的安全感!哈哈"
重塑老品牌比建立新品牌更易成功
話題很快轉到柔迪這個有著23年歷史的品牌上…對于記者提到部分經銷商認為"老品牌很難再創(chuàng)造輝煌"這一觀點,大山堅定的搖頭表示否定:"這是一個錯覺。僅以上海為例,美加凈、蜂花、百雀翎等品牌經過那么多年的沉寂之后,現(xiàn)在不是也經營的有聲有色嗎?還有,大家耳熟能詳?shù)馁Y生堂、歐萊雅等國際一線品牌,哪個不是經歷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風風雨雨呢?在她們發(fā)展的過程中,何嘗沒有經歷過低谷甚至是'斷層'之惑呢?中國有價值的日化老品牌總共才有多少???而每年誕生的新品牌至少是上百個,但大家都細想一下,近十年來,中國日化界又成功的沉淀下來了幾個成功的品牌呢?從概率分析,老品牌再造的成功率是新品牌建立的十倍甚至幾十倍以上!之所以有這種錯覺,又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老品牌的價值所在,因為其本身就是引人注目,故無論成敗都讓人記憶深刻。而絕大部分新品牌的命運正象徐志摩的那首《再別康橋》:我悄悄的走,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老品牌再造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