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zhí)行:傅文斯荔 于飛宇
編輯小記
從來沒有體驗過這么豐收的秋天!這段日子里,數(shù)不清的影像藝術節(jié)都在緊鑼密鼓地置辦之中:該收片的收片,該布展的布展,一時間,好像全球人民都在齊出動,真成了“我不在家,就在去電影節(jié)的路上”了。而短片在電影節(jié)里面活躍的身姿,遠遠蓋過了高成本,大制作的電影長片。無疑,大片背后那些繁瑣可怕冗長的拍片賬單,多么的抹殺我們對電影曾經(jīng)的想象,還有數(shù)不清道不盡的種種轄制,一再把一批懷揣電影夢想的男女老少拒之門外。
就這樣,短片來了,不管你是實驗、紀錄還是動畫,不管你是一分鐘、十分鐘還是二十分鐘,更不管你是手機、HDV還是膠片,只要你有想法,“just do it”吧!就這樣,短片因此應運而生,而各大影像藝術節(jié),無論民間官方,也紛紛向短片們張開臂膀。
風起云涌之際,我們將在這期飽覽跨越數(shù)國的影像藝術節(jié):從9月英國東方電影節(jié)到法國短片社在平遙的展映,從11月俄羅斯國際視聽藝術節(jié)到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分鐘影展……
我們逐漸看見,短片所承擔的不是長片的微縮版本,不是一個時間上的劃分(盡管很多影展對短片的要求嚴格控制在58分鐘之內(nèi)),短片帶來的是更多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而這正是影像在自身不斷的發(fā)展中最大的滋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