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玫
“日軍同胞們!別錯灑了鮮血!你們的敵人不在隔海的這里!……”
那個中國人曾熟悉的身著和服的背影,已經(jīng)在歲月的流逝中依稀淡薄??擅慨?dāng)戰(zhàn)爭與和平的主題在中日兩國人民間提起,她的名字就會浮現(xiàn)——綠川英子,今年是她逝世60周年。
用聲音刺痛敵人
1980年,中日兩國合作拍攝了一部名為《望鄉(xiāng)之星》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描述了女主人公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與中國人民并肩戰(zhàn)斗的事跡。片中女主人公就是綠川英子,被周總理稱為“日本人民忠實的女兒,真正的愛國者、中國人民的忠誠戰(zhàn)友”。
但當(dāng)年,她被日本媒體咒罵是“嬌聲賣國賊”。
1938年7月2日,重慶,國民黨中央電臺傳出流暢的日語節(jié)目——“日軍同胞們,當(dāng)你們的槍口對準中國人的胸膛,當(dāng)你們大笑著用刺刀挑死無辜的嬰兒,你們可曾想到過,這是罪孽,是世界人民不可饒恕的滔天罪孽!”從這一天開始,電波載著一個溫柔而剛毅的女聲,穿過戰(zhàn)火,傳到了侵略者的耳朵里。
這個每周一次的對日軍廣播像一把刺刀,刺向敵人的咽喉。在前線,有的日軍士兵放下了武器;有人呼喊著親人的名字剖腹自殺;軍艦上,有的士兵拒絕登上中國大陸……華中日本派遣軍通信兵堀銳之助收聽了廣播后,寫下短歌:“重慶廣播,偷偷傾聽。那流暢的日語,讓心情不能平靜”。不久,日本東京警視廳查明:那個操著流利日語進行反戰(zhàn)宣傳的播音員叫綠川英子。東京《都新聞》在頭版顯著位置登出了她的照片,咒罵她是“惡毒地對祖國作歪曲廣播的嬌聲賣國賊和赤色敗類”。軍國主義分子還給她的父親寫恐嚇信,讓他“引咎自殺”。
留在中國,選擇孤獨
綠川英子的原名長谷川照子,出生在日本山犁縣一個土木工程師的家庭?!熬G川英子”源于她的世界語筆名:Verda Majo,意思是綠色的五月。1932年,剛滿20歲的她,開始學(xué)習(xí)世界語,并與反戰(zhàn)的左翼文化人士接觸,因此被學(xué)校開除。
1935年左右,綠川不顧家人的反對,與在日本留學(xué)的中國留學(xué)生劉仁舉行了婚禮。和一位反對日本政府侵略的中國留學(xué)生結(jié)婚,在當(dāng)時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動,綠川無疑給家中扔下一顆重磅炸彈。
1936年3月,綠川離開日本隨丈夫來到上海。后來,她就參加了上海群眾要求釋放“七君子”的示威游行。史料記載,她是當(dāng)天游行隊伍中唯一的外國人。她開始在上海世界語協(xié)會的會刊《世界》上發(fā)表文章,其《日本婦女狀況》、《日本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現(xiàn)狀》等作品,對于社會問題做出了深刻的觀察與分析。
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日本僑民都匆匆離去,綠川卻相反,她義無反顧地留了下來,選擇了危險,也選擇了孤獨。
“往何處去?”是綠川《在戰(zhàn)斗的中國·在上海》文章的一節(jié),表明了她生活在異國的心情。一天,一個素不相識的日本女子突然闖入綠川和劉仁在上海法租界的臨時住處。很顯然,她是來找綠川的,說想一起結(jié)伴回日本。綠川到上海后,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穿著打扮盡量和中國婦女一樣。在中國同事的掩護下,綠川的身份才未被識破。之后,綠川記下了與那陌生女子的對話和她的感觸:
“‘別撒謊,我知道。這女人提高了嗓音,但又立刻壓了下去。‘幾乎所有在上海的日本人都已回國了,聽說明天還有最后一班輪船開往日本。我想搭乘這條船,但一個人又不敢。你不跟我一塊走嗎?這嗓音已露出請求的聲調(diào)?!字v了這許多,太太,很遺憾。這兒并沒有日本女人。您自個兒搭乘這輪船也許沒有關(guān)系……
“那女人沒敢再講什么。我沒有看見她的身影,但可以想象到,她走時低著頭,心情沉郁……祖國——多么迷人悅耳的字眼!人們可以斷言,她們比我幸福,因為她們有國可回,而我既無國可回,也不能進入丈夫的國土,就像一只雙方都要捕捉的弱小野兔,漂泊在‘中立地帶?!?/p>
綠川和中國成千上萬的抗日青年處境不同,當(dāng)時的國民黨政府對綠川這樣的日本反戰(zhàn)作家的正義之舉無暇顧及。她要用始終不渝的真誠和長時間的努力,贏得中國民眾的信任和接納,同時用更長時間的忍耐和理性,來面對日本軍部的仇視、攻擊,面對來自自己同胞的不理解和懷疑。
“悲壯劇”的主角
1937年底,綠川和丈夫劉仁在廣州與郭沫若相識,綠川表達了渴望投身到抗日戰(zhàn)爭中的愿望。在兩國交戰(zhàn)的非常時期,一個日本人如果沒有中國政府的許可,難以自由行動,隨時可能受到仇恨日本入侵者的中國民眾的誤傷。在日本過了十年流亡生活的郭沫若,自然更理解綠川此時的心境和她面臨的難題。
綠川夫婦與郭沫若見面時,還有一位“U先生”。綠川曾在文章中寫道,“他是個軍官,也有一個日本妻子。最近有人在報上看到他倆離婚的消息。難道他不再愛她了?”
這位“U先生”是吳履遜,郭沫若在日本結(jié)識的朋友,1931年擔(dān)任駐守上海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團長。“一·二八”事變中,向前來尋釁的日本軍艦射出第一炮的中國軍人就是他,郭沫若稱他“一·二八炮手”。然而軍人的職責(zé)是神圣的,吳履遜后來毅然和妻子離了婚,出征到華北前線,他的三個孩子都由日本妻子撫養(yǎng)。郭沫若在《在轟炸中來去》中,記下日本妻子和吳履遜分手時的話:“你是軍人,國難當(dāng)頭的時候,正是你應(yīng)該效命疆場的時候,請不要顧慮我。我雖然是生在日本的女子,但日本軍部的侵略獸行,我是徹底反對的。你的兒女我要盡心撫育,要使他們繼承著你的志氣,使他們永遠是中國的兒女?!?/p>
郭沫若和吳履遜、劉仁一樣,都和一個日本女性共同擁有過屬于自己的家。無論是對郭沫若的毀家紓難給予理解的安娜夫人,還是用離婚把“一·二八炮手”送上抗日前線的那位日本女子,她們都以寬厚的胸懷支援了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戰(zhàn)爭,演繹了可歌可泣的“悲壯劇”?,F(xiàn)在,綠川和劉仁這對年輕夫婦,不同樣是這場“悲壯劇”中的主人公嗎?
不久,郭沫若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三廳廳長,負責(zé)文化宣傳工作。三廳的組建,是國共合作、全民族共同抗戰(zhàn)的產(chǎn)物。通過郭沫若的推薦,綠川進入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中央電臺,擔(dān)任日語廣播員。在這之前,綠川曾經(jīng)因為是日本人,被官方從廣州強行遣送至香港?,F(xiàn)在,她和劉仁終于結(jié)束了那段充滿危險的顛沛流離的日子。
與周總理的會面
武漢失守以后,三廳遷往重慶。郭沫若根據(jù)周恩來的意見,組建了在國民政府管轄下的文化工作委員會。1941年7月27日,周恩來、鄧穎超特地趕到重慶賴家橋,參加文化工作委員會的活動。綠川高興地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周恩來。周恩來提議“為在座的綠川等日本朋友干杯!”周恩來記著綠川因為對日廣播受到日本政府惡語中傷、家人受到株連的事,他關(guān)愛地對綠川說:“日本帝國主義者稱你為‘嬌聲賣國賊,其實你是日本人民忠實的好兒女,真正的愛國者?!?“我愿作中日兩國人民的忠實兒女?!?綠川的回答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郭沫若曾給綠川題寫了一首贈詩:
茫茫四野彌暗日,歷歷群星麗九天。映雪終嫌光太遠,照書還喜一燈妍。
這首七絕寫在一塊紅絹上。詩句中的“照”字,一字雙關(guān)?!熬G色之星”是世界語者佩戴的標志,“照子”又是綠川的原名,所以詩中把綠川比作寒夜中一顆閃亮的星,一盞明亮的燈,用光芒照耀著身邊的同志們,矢志不渝。綠川一直保存著郭沫若的贈詩。
艱苦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奪去了她的健康,使她感染了肺結(jié)核。戰(zhàn)爭結(jié)束,綠川與劉仁隨東北行政委員會轉(zhuǎn)移至佳木斯,投入新的宣傳工作。此時,已懷孕的綠川為了不影響事業(yè),決定墮胎,在做流產(chǎn)手術(shù)時不幸發(fā)生醫(yī)療事故。1947年1月10日綠川因搶救無效逝世,年僅35歲。失去妻子的劉仁悲痛致病,3個月后也因病去世。
60年過去了,綠川留下的話語回蕩至今——
“我憎恨,我竭盡全力地憎恨在兩國人民之間進行的那種屠殺,他們之中誰成了犧牲品,我都會陷入悲痛而不能自拔。作為一個婦女,一個人,我本能地渴望和平?!?/p>
肖艷偉摘自《環(huán)球人物》 編輯/孟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