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衛(wèi)
到美國去呆了三年,這是第一次回來,當然,我得請客。
去的時候我才初二,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高二了,看看一別三年的同學,女的更富女性的曲線和靚麗,男的嘴唇上掛出毛茸茸的胡子,更為瀟灑和帥氣;我突然意識到自己肯定也大為變樣了,只是沒有想到:自己變得小氣了。
先是選擇到哪兒去請客。
按照在美國的“慣例”,中學生聚會,要么到“青年會”的自助餐廳去,要么到那些頗有情調(diào)的主題快餐吧去,或者去“麥當勞”……而記得我出去之前,大家都是挺喜歡去“麥當勞”的,于是我提議:去“麥當勞”吧。
可此言一出,竟無人響應,原先“班花”莉麗淡淡地冒出一句:那兒也是你美籍華人請客的地方嗎?別哄孩子啦!
“獅子王”王一師馬上跟了一句:別以為我們不知道,你們美國佬把“麥當勞”賣的東西叫垃圾食品。你就是再小氣,也不能讓朋友吃垃圾吧!
這話把我的臉都說紅了,我正要回聲,小娜攔住話頭幫我做了主:得了!少費話,大衛(wèi)是和你們開玩笑的!他小氣?你們也不想想,你們有誰比他大方過?!他都讓我給“波特曼”打過電話了,就在法國餐廳開一桌!
小娜的話讓我倒吸了一口涼氣:乖乖,“波特曼”,五星級大酒店,其中的法國餐廳還是正規(guī)的晚宴廳,這一下,不花一萬也得五千??尚∧认蛭彝哆^來的目光斬斷了我的退路,那目光分明告訴我:要想不丟面子,你只能這樣。
外號“博士李”的李賢對我眨了眨眼:大衛(wèi),你多虧有小娜幫著,不然,將來還想回上海來做生意嗎?!以后當了老板,可別忘了聘她當小秘?。∷墒翘焯於荚谀钸赌?!
就這樣,在大家的哄笑中,我請客的地點定下來了。小娜私下對我說:她看不得別人投向我的目光中有絲毫的貶意,如果我覺得花錢太多了,她可以幫我付,就算是她請我的客。
知道嗎?莉麗過18歲生日就在“波特曼”的自助餐廳開的PARTY,你不能輸給了她。
我還能說什么呢?三年前,我和小娜受過老師的批評,說我們不該早戀。其實,我們并沒有戀,至少沒有像美國的中學生那樣戀,但是,我們彼此間的好感是難以掩飾的,我相信,她是為我好,在幫我維持形象。
可我的形象到了“波特曼”的法國餐廳里,還是完蛋了。
當時,我按照西餐的慣例,請每個人點一份自己喜歡的湯、主菜、沙拉和甜點,可是大家好像都面露譏諷之色。又是莉麗首先發(fā)難,說我是請大家吃份兒飯。獅子王干脆說要西餐中吃,點一桌子大家都嘗嘗。博士李則說,如果我的錢沒帶夠,大家可以先“AA”制,回去再算賬。小娜窘得臉發(fā)紅,好像大家是沖著她來的,都快氣哭了。
我連忙掏出信用卡來,往桌上一拍,讓大家想怎么點就怎么點,只有一條,得吃干凈了才能走,誰點的,誰不吃光,誰自己付錢。大家看我這樣,都不做聲了。
莉麗露了一句:“大衛(wèi),你過去可是很大方的,怎么成了美國人,有錢了,倒變得小氣了呢?”
我愣了愣,心想,自己真的是小氣了嗎?!
第二天,開著小娜爸爸的轎車,讓小娜陪我去買鞋的時候,我問小娜:是不是我真的變得比三年前小氣了?
當然。小娜說,你小氣多了。別說請大家吃頓飯搞得那么不愉快,就是這會兒買鞋也顯得小家子氣。
我知道,她這是指我已經(jīng)跑了大半個上海,也沒挑好一雙鞋。
我是想比較一下質(zhì)量和價格。我解釋說,你看,這價錢差別挺大的,有的還是假名牌……
還記得你去美國之前,送我一套衣服嗎?小娜問我,記不記得你和我一起在淮海路買它的過程?
這個過程,說實在的,我?guī)缀跬耆浟耍挥浀?,好像挺簡單的?/p>
是挺簡單的。她說,你把我?guī)У阶詈廊A的那家商店,對我說,你去挑一套你喜歡的衣服,別管多少錢,我就買下來送給你。
我問你,如果你帶的錢不夠怎么辦?
你說,我把護照押在這兒,馬上回去取。
她的話,使我想起了三年前,是的,那時候的我的確如此。
你現(xiàn)在,可真像是換了一個人。
我點點頭,沉默了一會兒,回答她說,不錯,我是換了一個人,因為,我知道了掙錢的不易,也看到了那些有錢人是怎樣花錢的。
我告訴小娜,我的零花錢每一分都是自己掙來的。
我每天用兩小時去打工,有時候洗碟子、有時候擦汽車、有時候到超級市場去幫著運貨、收錢……還騎著自行車送過“特快專遞”……干得辛辛苦苦,汗流浹背,手上起泡之類是不用說了,有一次送特快還被汽車撞倒在地,如果不是戴著頭盔,恐怕就魂歸西天了。
這樣干,每小時可以賺十幾塊美金,作為零花不能稱太少,可真的要花出去,你就會覺得錢的分量是很重的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爹媽是怎么掙錢了。在國內(nèi)的時候,光看到他們每天按時上、下班,每月工資不多,可也沒見他們有多吃力、有多辛苦。但是到了美國,他們變成了機器人了,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上床,每人打兩三份工,忙得頭發(fā)都白了,滿臉都是皺紋。
我雖然有了自己的房間、自己專用衛(wèi)生間、自己的轎車……可是,我掂得出它們的分量來,那一個個美分,是血,是汗,是對生活的追求和企盼……是絕不應該瞎花、浪費的!更何況,那些比我們有錢得多的人,他們的生活也很樸實。
我在一家餐館端盤子的時候,曾有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天天都來吃飯,每次要的都是一份漢堡包,一杯果汁,有時加一小包炸薯條。有一次我在報上看到了他的照片,那上面介紹說他是個億萬富翁。我太吃驚了,忍不住拿著報紙去問他,你有那多錢為什么還要過這么小氣的生活。他笑了,回答我說:生活的原則是滿足需要,只有不在乎小氣或者大方的人才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幸福。
也許是我的話打動了小娜,在以后的買鞋行動中,她不但不再嫌我挑挑揀揀,而且還反過來幫我挑選,有兩次我都覺得可以買了,可她卻把我拉出店門,硬是要我再看幾家。
終于,我找到了中意的鞋,比美國的同類產(chǎn)品要便宜二分之一呢!買下之后,我想給小娜也買一雙,可她不肯要。
我說:別客氣,我借你爸的車跑了一天,你也陪了我一天,光是租金和工資,就遠遠不止這點錢了。
她說:那好,你把租金和工資算出來給我,我自己去買鞋,我也要嘗嘗用自己的辛苦費去買東西的滋味。不過,我肯定比你大方些!
過完假期,我要回美國了,大家要回請我,算是餞行。小娜做主,就定在“麥當勞”,而且說好,我的費用攤給大家,而大家得做“AA”制付賬。
那天鬧得很歡,與在“波特曼”法國餐廳的氣氛完全不同。我想,這大概是小娜把我跟她說的話告訴了大家,大家原諒了我的小氣行為吧?!
無論如何,這次回來和老朋友在一起,我才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變化,并且開始思考,自己的變化到底好不好?
陳超摘自《喜歡風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