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反而感覺那些悠閑的今人是陌生的,而那些或埋頭埋臉地寫作,或披頭散發(fā)地繪畫,或痛心疾首思考的古人,卻像是前世就認識。盡管他們?nèi)艘呀?jīng)走得很遠了,只把故居留在某個城市的街角,某個小鎮(zhèn)的深巷,某個鄉(xiāng)村的山坡上,但他們每一個人,都讓我尊敬和懷念。不論時光流逝多少年,在我心里,他們的面孔與他們的姓氏一樣,一點也不會有什么改變。因為他們從來不是干巴巴地蒼白地向我伸出一雙手,胳吱我或乞求我給他們一點點掌聲,而是通過文字,畫面,聲音,思想,以及這一切后面所綿延的內(nèi)容,讓我不由自主地就崇拜了他們。他們的樣子,有點像圣彼得大教堂柱廊上排列著的那一群圣徒雕像,以各種手勢,各種神態(tài),安詳?shù)卣驹跉v史的檐頭,向下俯瞰著,注視著,并灑下圣水一樣的光芒。
在那些聳立的古人中,我最先碰到的是但丁。
他的故居,坐落在佛羅倫薩一條幽暗而狹長的街邊。那房子太古老了,石砌的三層樓,窗戶高高在上,墻壁是用碎石砌成的,遠看卻像窯里燒出的磚。佛羅倫薩許多房子都是這種碎石建筑,它幾乎成為一種風格,一個時代,本身就有懷舊的色彩。相反,佛羅倫薩喜歡把大石塊鋪在門前的路上,好像在壘砌那種碎石墻壁的時候用盡了力氣,沒有心情對腳下的路再精雕細刻,不經(jīng)意亂放的。
故居的入口在房子的側(cè)邊,鑲滿鐵釘?shù)拇箝T只打開了一扇,從那里進去就是陳列室??垂芩氖且粋€駝背老人,他站在門邊,卻不收門票,只要有人進去,他就往后退,一語不發(fā)。他用一種迷惑的目光看著我,好像在問,你也喜歡但丁?你也能讀懂但丁?你走了多老遠的路啊?
老人不知道,像我這個年紀的中國人,青年時代大概都讀過簡裝本的外國文學名著,而20世紀80年代以后那些專以寫作為生的人,基本上是一邊讀翻譯小說,一邊寫自己的東西?!渡袂樊斎皇潜刈x的一本書。1300年復活節(jié)前那個星期五的凌晨,但丁做了一個陰森而漫長的夢,他在夢里游遍了地獄、煉獄和天堂,由此而寫出長達一萬四千行的詩歌。這其實是中古時期盛行的一種夢幻文學樣式,在但丁的手下,它熠熠生輝了,再無人可以超過,也無人可以模仿。一部《神曲》,劃分出兩個時代,它讓但丁因此成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qū)。恩格斯這樣評價但?。悍饨ǖ闹惺兰o的終結(jié)和現(xiàn)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德國的恩格斯是后來的大人物,意大利的但丁是前面的大人物。在后來的大人物面前,但丁當然是一座高山。
然而,但丁首先是佛羅倫薩人。但丁不可能誕生在別處。沒有佛羅倫薩,就沒有但丁,沒有那一次終生的流亡,也沒有但丁。
故居里擺著但丁寫的書和后人研究但丁的資料,看不見但丁用過的實物,擺在那里的東西都不知底細,與生命最密切的,恐怕就是這間與佛羅倫薩一樣老的故居了。故居是留給人回憶的。佛羅倫薩傷透了但丁的心,它能為但丁做的,也許就是看管好這間故居,讓來到的人能具體地想念一下曾經(jīng)生活在這里的舊主人。還好,墻上那盞鐵皮燈還在,門前那眼老井還在,如果但丁的靈魂有一天從煉獄或天堂回來,或許還能聞出鐵皮煤油燈熟悉的煙氣,還能咂摸出自家井水的絲絲甜味,給這個遍體鱗傷的游子一點親情和慰藉。
有故居,就有鄉(xiāng)愁。那是公元1302年,佛羅倫薩政府放逐多個反對他們的人士,其中就有但丁。他被判放逐兩年,并且罰款5000小弗羅林,永遠不得擔任公職。罪名是貪贓枉法,擾亂國家和平,反對教皇。對于這種莫須有的罪名,但丁所能做的就是拒付罰金。于是又被改判為沒收全部家產(chǎn),終生放逐,如再進入佛羅倫薩,將以火刑處死。但丁從此就成了無家可歸的流亡者。1315年,但丁接到佛羅倫薩政府的傳信,如果他能懺悔,可以讓他回家。但丁想家,卻不能向教皇懺悔,于是他再一次被佛羅倫薩政府宣判為死刑。此后,他做過無數(shù)次重返故里的努力,包括拿著武器打回去,都沒有成功。他一定是急瘋了,幾乎走遍周邊所有說意大利語的地方,卻永遠也回不了佛羅倫薩。他生命最后的20年,一直是在流亡中度過的。1321年,在由威尼斯回拉溫那的途中染了病,客死在距佛羅倫薩很遠的那個小城。那凄涼,那悲慘,怎一個愁字了得?
但丁的頭像如今被塑在故居的老墻上,這面老墻很有藝術氣,像一本書的封面。我想,其實故居就是一本書。它既是這本書的開頭,也是這本書的結(jié)尾,只是少了中間部分,卻正好給你一個想象的空間。這樣,我們面前的這間故居就太寬敞了,里面裝的東西就太多了。整個歐洲,也因為它們有數(shù)不清的巨人,有數(shù)不清的巨人故居,而顯得大氣雍容。
(摘自中國旅游出版社《歐洲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