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街上有三家水果店。一天,有位老太太來到第一家店問:“有李子賣嗎?”店主見有生意,馬上迎上前說:“您看我這李子又大又甜,還新鮮得很呢!”沒想到老太太一聽扭頭就走。店主納悶著:奇怪啊,我哪里得罪老太太了?
老太太接著來到第二家水果店,同樣問:“有李子賣嗎?”第二位店主馬上迎上前說:“我這里李子有酸的也有甜的,您是想買酸的還是想買甜的?”“我想買一斤酸李子。”老太太說。于是,老太太買了一斤酸李子就回去了。
第二天,老太太來到第三家水果店,同樣問:“有李子賣嗎?”第三位店主迎上前說:“我這里李子有酸的也有甜的,您是想買酸的還是想買甜的?”“我想買一斤酸李子?!崩咸f。但第三位店主在給老太太選酸李子時開始聊天:“在我這買李子的人一般都喜歡甜的,您為什么要買酸的呢?”“最近我兒媳婦懷上孩子啦,特別喜歡吃酸李子?!薄鞍パ剑∧且貏e恭喜您老人家快要抱孫子了!有您這樣會照顧的婆婆可真是您兒媳婦天大的福氣??!”
接著,店主就跟老太太聊開了:“懷孕期間的營養(yǎng)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不僅要多補充些高蛋白的食物,聽說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的水果,生下的寶寶會更聰明!”老太太越聽越舒心:“是??!那哪種水果含維生素更豐富呢?”“很多書上說獼猴桃最好,您要不先買一斤回去給您兒媳婦嘗嘗!”這樣,老太太不僅買了一斤李子,還買了一斤進(jìn)口的獼猴桃,而且以后幾乎每隔一兩天就要來這家店里買各種水果。
同樣的水果店,之所以呈現(xiàn)出不同的市場銷售與盈利狀況,是由于經(jīng)營思想上對市場的“加工”深度不同。在開拓商品市場中,因為經(jīng)營者的思維認(rèn)識總是有局限性,所以往往淺嘗輒止,便會留下諸多的市場機會。誰善于在“前人”止步的地方起步,進(jìn)行“深加工”,誰就有可能贏得市場。由此可見,勢均力敵的競爭中,一定要找出對手的“死穴”,才能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