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路
那時,他的日光只搜尋那些又大又粗的樹根。
18歲的他,高考落榜后就無所事事,他的目光在屋后的這道山梁翻來翻去。他有的是力氣,樹根周圍的浮土,在他的鋤頭下翻飛。又粗又大的樹樁,別人挖5個,他能挖10個。他家門前的樹樁堆得像一座山。可是,樹根再多,畢竟還是樹根。
鄉(xiāng)下的樹樁只用來燒火,累一個季節(jié),只不過是想讓冬天的火盆旺一點。后來,他去了城里,到了城里才知道,樹樁不僅可以用來燒火,還可以碾碎用來做人造板。他把樹樁運進了城,門前的樹樁搬空了,這時他發(fā)現(xiàn),賣掉的樹樁,一個的價值抵原來堆在門前的10個。可是,樹根雖然賣了,畢竟還是被當做樹根賣。
后來,他從書上得知,有一種藝術叫根雕。于是,他開始挑選、收購從山上挖來的樹根。他琢磨著家門前空地上那些有形、有樣的樹根,有的像獅子,有些像老虎,有些像仙鶴。他把這些整理成半成品賣了,樹根也不再是樹根,其價格是樹根的上百倍。
這時,他坐在門前,看著形態(tài)各異的樹根發(fā)呆,那些像老虎像仙鶴的樹根,只是有那么一點像老虎、像仙鶴的意思,如果不經(jīng)過整形,它們成不了老虎和仙鶴;而成為老虎和仙鶴又是這些樹根的終極價值。這樣想著,他又改變了主意。一年后,他辦起了自己的根雕工藝品廠,當年獲得的利潤就非??捎^。
這是一位工藝品廠老板朋友告訴我的關于他的故事,準確地說那是一段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是的,人牛的終極狀態(tài)有無限的可能性,誰能知道自己這一生到底能成為什么樣的人,會有多大的成就?只是太多的人隨波逐流,隨遇而安,沒有把人生當做一次追求最大利潤的投資,去尋找最理想的項目,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把樹根雕成根雕,需要的是眼光和智慧,因為那是在為無形造型。定型之前,人生永遠是半成品,就像一塊樹根。經(jīng)營人生需要做的,不是簡單地就把自己當樹根賣了,而是關起門來,苦心構思,精雕細琢,把樹根制成根雕再出售。[點評]
人生的原始狀態(tài)就像一塊樹根,有可能當成柴火用做燃燒,也有可能成為一件藝術品。生活的意義,就在于為自己尋求價值,在有價值的基礎上,進而尋求最大化的價值。讓樹根成為根雕,需要的是智慧,還需要經(jīng)營和把握,它不是偶然性的結果,而是思考人生的必然歸宿??梢哉f,每一塊樹根都有可能成為根雕,關鍵看你如何去捕捉靈感,苦心構思,精雕細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