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李清照的悲劇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時代的一個有文化的女人。作為女人,她處在封建社會的底層,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她又處在社會思想的制高點,她看到了許多別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著許多人追求不到的境界,這就難免有孤獨的悲哀。
②本來,幾千年封建社會,來來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隨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倉皇南渡后,不是又夾風夾雨稱臣稱兒地茍延了152年嗎?盡管與李清照同時代的陸游憤怒地喊“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但朝中的大人們不是照樣做官,照樣花天酒地嗎?你看,雖生亂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樣手搖折扇、歌詠歲月、琴棋書畫了一生嗎?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學什么詞藻,不追求什么愛情,不是照樣生活嗎?但是李清照卻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索愛情之尊。無論對待政事、學業(yè)還是愛情、婚姻,她決不隨波,決不湊合,這就難免有了超越時空的孤獨和無法解脫的悲哀。她背著沉重的十字架,集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yè)之難于一身,凡封建專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沖突、磨難,都折射在她那如黃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③從骨子里講,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氣節(jié)和政治上的堅定外,還追求人格的超俗。她總是清醒地保持著一種做人標準,頑強地守著自己的節(jié)操。在未遭大難、生活還比較穩(wěn)定時,已見出她高標準的人格追求。當年趙明誠在萊州做官,她去探親,見室中書籍不多,竟大不悅,作詩曰:“寒窗敗幾無書吏,公路生平競?cè)绱恕!币院笫朗录姅_,她就更超群脫俗,出污泥而不染了。她是站在世紀的高閣之上,穿越時空,俯視眾生的,所以有一種特殊的寂寞。
④如果李清照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是一個已經(jīng)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爭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筆喚天。她憑著極高的藝術(shù)天賦,將這漫天愁緒又抽絲剝繭般地進行細細的紡織,化愁為美,創(chuàng)造了讓人們永遠享受無窮的詞作珍品。李詞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纏綿之中有執(zhí)著堅韌的陽剛之氣,雖為說愁,實為寫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讀下去。
⑤隨著時代的進步,李清照當年許多痛苦著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當我們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立于秋風黃花中的尋尋覓覓的美神。
3.李清照與封建社會尋常女性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什么?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4.第③段寫了李清照去萊州探親的事,作者寫這件事有什么作用?
5.在第④段中,作者對李清照詞的藝術(shù)及思想特點作了精練的概括。在作者看來,李清照詞的主要風格是什么呢?
6.課內(nèi)或課外你一定閱讀了不少李清照的作品,請寫出兩個出自李清照作品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