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森林里那棵最高的樹你會發(fā)現(xiàn),它不枝不蔓,筆直向上,直插云霄。
小樹枝枝杈杈,貪多求全,雖然胳膊腿兒都有但又細又小毫無生機。而那木板兒卻為一片綠葉心無旁騖,竭力奮斗。結(jié)果一片葉子幾乎大過了一棵“樹”。
現(xiàn)在的社會,也在上演同樣的悲劇。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完全可以理解。但昨天想讓孩子當作家,送進了作文班,并買一大堆作文書、散文集:今天又想讓孩子成為音樂家,報了鋼琴班,并不惜重金將鋼琴搬回家;明天又想讓孩子當歌壁,闖入明星速成班,參加各種各樣的選“秀”比賽……是,在不久以后,一個“多才多藝”的“復合型”人才便被塑造出來了,可惜每項特長都是“隔靴搔癢”,略知皮毛。到晟后,家長卻埋怨自家孩子沒莎士比亞的大腦、貝多芬的雙手、帕瓦羅帶的嗓子。
為屬于自己的那一片葉子執(zhí)著奮斗吧,讓其閃現(xiàn)出應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