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許見過這樣的人,他喜歡用教訓(xùn)的言詞,如“你必須”、“你應(yīng)該”、“你不能”等:總是干擾下屬的工作,不允許下屬采納別的更好的方法;從不將時間花在“無用的消遣”上;如果不能把所有的事安排好,就會有種危機感;開車沒有耐心,逛商店非???;不喜歡朋友打電話來,好像他很忙;長時間焦慮、緊張,思維一刻也不停頓。上述癥狀就是“畸形控制欲”人格傾向的基本表現(xiàn)。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當我們感覺自己具有控制力時,便會很滿意。一份針對美國高層經(jīng)理人員的研究表示,控制力是直接影響我們?nèi)绾螒?yīng)付壓力的因素之一。如果有適當?shù)目刂屏Γ诩彝ズ凸ぷ髦袝軜酚^,感覺自己很健康,也很有價值。但如果控制欲太過分了,你就會落入熱衷于控制行為之中。
“畸形控制欲”可以用來形容這樣一種人:他喜歡做決定,或者萬一別人做事不恰當,他會讓當事者站在一邊自己親手去做,而所謂的“恰當”是要按照他的模式去做。“畸形控制欲”還會遮掩他的目的,例如你發(fā)覺他所做的都是為他自己,而他會辯解說“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很多“畸形控制欲”者熱衷于用一生的時間使自己處于控制別人的地位,從而感覺到自己的世界很安全。
其實,“畸形控制欲”者往往是達不到目的的。因為他們不相信任何人做的事,什么事都自己做。但“控制行為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莫大的壓力”,專家解釋說:“從健康的觀點來看,當一個人的壓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可能會導(dǎo)致神經(jīng)崩潰?!边@也意味著將陷入泥沼中。
如果你不幸患有“畸形控制欲”,不妨試著改變一些固有的觀念。下面幾點建議說不定能給你一些啟示:
1.承認并且接受,生活中有些因素是自己控制不了的。
2.改變你的態(tài)度,有時信任別人比控制更有效力。
3.改進自我意識,明確辨認控制行為和掩蓋在這種行為下的態(tài)度,如生氣或擔心等,然后問自己為什么有這種感覺或行為。
4.從小事做起?!盎慰刂朴闭呓?jīng)常把自己限制在嚴格的路線中。先盡力改變一下,如穿一件顏色與平常不一樣的衣服;然后再改變大一點,如某人做事不合自己的意愿時不去干預(yù)他。
5.找一個不用控制就有效率和有創(chuàng)造力的角色作為榜樣,同時要清楚情緒越平靜,人際關(guān)系越好。
6.通過問自己簡單的問題來幫助改變想法。例如,這件事我可不可以放手讓我想控制的人去做。
7.若某件事沒能按照你的方式去做,請記下自己的感受。這樣的記錄不僅僅記下了事情的經(jīng)過和自己的感受,也記下了你希望自己所說和所做的是什么。這可能是痛苦的,但是可以幫助你放下包袱,生活得更輕松,并促進你的心理和生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