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為痛苦之源,平庸為快樂之本。”
——引為題記
我是一條海洋魚,一條美麗的海洋魚。
我的主人以昂貴的價錢買下了我,并且給我營造了一個價格昂貴的窩——一個豪華的水晶魚缸。每一個暗夜來臨,那寬大的水晶魚缸就會在孔燈溫暖的照射下折射出異樣的光彩。我在其中游弋穿梭,溫和的水流悄無聲息地應和著我內(nèi)心的舒適快樂。幸福此時正一渦兒一渦兒地向著我體內(nèi)鼓動著、蕩漾著。它吸引著我不斷地朝向夢的邊緣滑落,就像記憶中曾有過許多的金色池塘,后來都在現(xiàn)實的堤岸下長滿蔓草,最終走向荒蕪——我想幾乎每一個故事的結(jié)局都是如此,這是上帝早有預謀的設計。
我的主人為我設定了游弋的軌道。生活在既定的軌道上,我神閑氣定,安詳快樂。鯊魚的血腥追捕已徹底離我遠去,盡管太陽照常會在熱帶洋面上投下灼熱的光輝,但是從此我卻再也不用為尋覓食物而四處奔波,我也再也不用為了某個目標而筋疲力盡地穿水破浪;更重要的是我的親友都因此而深感滿意。夢想需要在自由的洋面馳騁,現(xiàn)實中我首先為我愛的人活著。
空中飛過的雁陣時時會傳來同伴們的消息:皓月當空的晚上,飛魚們潑辣辣地躍入夜空,卻遭遇了黑鳥無情的襲擊;太平洋暖流經(jīng)過,潮汐的漲落深深地沖擊著金槍魚的情緒;因為饑餓,面對漁民們紛紛揚揚撒下的魚餌,馬林魚明知是個美麗的誘惑,卻不免軍心大亂……
生命中眾多的追求與抗爭已在我的舞臺上緩緩后退,漸去漸遠。枕在溫柔的水中,我經(jīng)常很疑惑:時空到底在哪一點上呈現(xiàn)了它真實的面目,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世界真的存在過那么多的追逐和爭斗嗎?內(nèi)心真的需要充斥那么多的惆悵無奈、惶恐和不安嗎?生命真的需要苦苦地掙扎與追求嗎?
為什么每個夜晚,我依然會聽見大海不息的召喚?那博大深沉的浪潮起伏是海的心跳,它穿越了密密的熱帶雨林,穿越了廣袤的平原,穿越了歷史的古城墻和現(xiàn)實中堅硬的鋼筋混凝土,直抵我心深處。我真切地感應著它,時時處處我都在感應它!
同伴們該是不會寂寞的。它們每時每刻都可以欣賞到海的瑰麗。早晨,太陽從海面上升起,海水底下涌動著多么巨大的光柱呵,那光芒至今還像勃朗寧夫人的十四行詩一樣在我的記憶之水中來來往往回環(huán)跌宕;中午的海面時常是寧靜的,它們可以棲息在海沉實而厚重的湛藍中吧。然而人說危險往往不期而至。遠離海洋的你啊,又怎么能夠想見自由背后的追求是多么的痛苦!
生命之于我,現(xiàn)實的認同已比激揚的追求來得容易得多?,F(xiàn)實中,我首先為我愛的人、我的父母、我的兄弟以及所有愛我的人活著,我的自我存在于我愛的人中間。
在現(xiàn)實的快樂中,我不斷夢回大海:我夢見海的顏色,感受海的心跳;我夢見海面上的天空,云絮在一層一層地堆積,那是信風將臨的消息;我夢見海島上的落花追逐著流水,越漂越遠……
枕在快樂的現(xiàn)實中,我不斷向著夢的邊緣滑落,就像記憶之中的金色池塘最終走向了荒蕪。
在快樂的現(xiàn)實中,我不再是一條出色的海洋魚!
【點評】
生活是什么?這是個深奧的哲學命題。佛曰:色即是空。這是最高境界,我等皆未看破紅塵,所以只能談點實際的。
讀后被這篇生活小品細膩的文筆所感動,作者當是一性情中人。作者以“夢回海洋”為題,“夢”者,虛無也;“海洋”者,自由也;一個“回”字盡述作者心靈的實況。又以一句題記補釋題目,顯出作者“知足常樂”的心境。竊以為全文當作三部分,前五段為第一部分,寫夢中的現(xiàn)實,“我是一條海洋魚”此夢語也,在魚缸中的所見所聞,是魚的生活——平靜而安詳,為最后升華作鋪墊;中間兩段是第二部分,寫夢中之夢,“大海不息的召喚”是夢的開始,回到海洋——自由而危險;后面四段是第三部分,寫真正的現(xiàn)實,雖然還有“魚”的出現(xiàn),但是此魚非彼魚也。“現(xiàn)實的認同已比激揚的追求來得容易得多”,這是文眼所在,也是作者對生活的體味。總之,這篇文章,緊密圍繞主題安排文字,虛實相交,饒有情趣。
(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