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金婷婷
播客、演客、換客、拍客、死客、漂客……
不是為了趕時髦玩概念,而是真的一不小心,就成了某種“客”:上班第一件事是點擊自己和朋友們的“博客”;午休時用手機拍上一段同事嬉鬧的視頻傳到網(wǎng)上。就成了“播客”;下班和網(wǎng)友約好,用自己的MP3換她的數(shù)碼相機,這是“換客”干的事兒;周末時參加志愿者社團為老人們表演,這時你又是“演客”……你,要做哪種客?
不知不覺,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被各種“客”所包圍。每天定時寫博客,常去的網(wǎng)站冷不防就被黑客襲擊了。社區(qū)論壇正有拼客發(fā)號召一起拼車的帖子,走在路上忽然有個姑娘攔住你:“愿意拿別墅換我的曲別針嗎?”你還沒反應過來。閃光燈一亮,旁邊的拍客早已拍下了這一瞬間。路過的演客覺得這題材有趣,就自編自導自演了這段小品,小品促發(fā)了播客們的靈感,他們把電腦前的攝像頭一開,嘀嘀咕咕訴說心情,說著說著視頻就有了成千上萬的瀏覽量……
這一切,或許發(fā)生在你的周圍,或許,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客”!
播客:我只要你看
登錄國內(nèi)最大的視頻播客網(wǎng)站土豆網(wǎng),總能在點擊量排名靠前的視頻片段里找到Lily的作品。
這個大眼睛瘦瘦的女生很可愛很卡通。她在臥室的電腦前絮絮叨叨地說自己的心情,說著說著點擊量就上萬了。
3個月前,Lily第一次登錄網(wǎng)站,就被那些搞怪視頻逗得直笑。正好那段時間她過生日,老爸遠在國外沒法回來,她就對著電腦攝像頭嘟著嘴抱怨。
就是這段才兩三分鐘的視頻,點擊率在5天之內(nèi)就飆升到2萬多次。留言很多,有安慰的,有覺得有趣的。當然.也有大罵Lily愛秀的。
“唉,每次都是用很復雜的心情看留言”,Lily夸張地長嘆一口氣,“一會兒覺得很暖和,一會兒又很受打擊?!?/p>
網(wǎng)絡偶像就這么誕生
可是,暖和也好打擊也罷,點擊率說明一切。對播客來說,最開心的事就是自己的視頻受人關注。網(wǎng)上的視頻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有男生表演特技,還有追星族提供見面會私房錄像,亦有恐怖系列、搞怪系列?!坝刑厣囊曨l總能博得很高的點擊率”,Lily很老練地概括。
她是法律系學生,不過讀這個專業(yè)純粹出于爸媽的意見。Lily自己是個很感性的人,遠不如室友那樣嚴謹,最近還在網(wǎng)上發(fā)了段視頻,訴說在要不要轉(zhuǎn)去音樂系的徘徊矛盾心情。
很有趣也很微妙,在她上傳的視頻中,人氣最高的都是訴說心情和生活狀態(tài)的片段,她和朋友們花費時間拍攝的搞笑片段反倒沒有如此高的點擊率。
任何一件事只要成了習慣,就會不由自主地認真去做。Lily每周會在固定時間上傳新視頻。播客的必要裝備是DV,現(xiàn)在她會隨身攜帶DV,甚至到KTV唱歌都會習慣性地拍下來。當然,更多的是有設計感的視頻,比如以一段漫畫為藍本,找?guī)讉€朋友一起演出。好幾個精彩的搞笑片段合成一段兩三分鐘的視頻,再進行后期剪輯,加入配樂、掌聲及特殊效果。如果拍得不好。還要反復重拍,一拍就是兩三個小時。去音樂網(wǎng)站下載配樂,后期聲音、字幕等的制作林林總總加起來也要一周的時間。
最激動人心的就是發(fā)布的時刻。每次上傳,都會有一批“粉絲”捧場,留言至少有好幾頁。Lily和他們經(jīng)常在QQ上聊天,但從來沒有見過面。
或許把生活中的一部分表露出來,是播客們潛意識里或多或少的心愿;可讓網(wǎng)友介入自己生活,又是另一回事了。
其實,Lily如今最鐵的“粉絲”是老媽,身在日本的老媽定期關注她上傳的每一段新視頻。每天看一點,再看一點,就好像女兒一直在身邊。
演客:想演就演!
很多事情是有“連環(huán)效應”的。
比如,當我們?yōu)槌媚袀儭跋氤统胄憔托恪钡膲粝敫袆訒r,就會有些影影綽綽的傳聞冒出來,比如選手之間勾心斗角的糾紛。圈內(nèi)的黑色交易或者潛規(guī)則……然后,“粉絲”也成職業(yè)了,網(wǎng)上掐架也開始了……煩不煩哪!
誰小時候沒學過點敲打彈唱的才藝,誰心里沒偷偷閃過當回明星的小念頭啊,難道就不能單純地滿足一回夢想而不攙雜其他雜念嗎?
芳兒和她的兄弟姐妹們是在做義工的時候談起這個話題的,大家興奮起來,干嗎不自己成立個小演出團體呢,娛己還能娛人呢!志愿者隊伍索性整編成正規(guī)軍,正正經(jīng)經(jīng)唱回戲。
雖然小,卻明亮
先“海選”。從300多號人里選出30多人,笛子、口琴、小提琴、鋼琴……盡管沒一個是專業(yè)人員,卻都身懷才藝。從表演、曲藝等臺前明星到劇本、舞美等幕后英雄一應俱全,人才濟濟。芳兒屬于團長兼司儀,負責日常事務。
然后“培訓”,借了某攝影俱樂部場地。每周固定時間彩排,請來藝術院校退休教師指點,如有老師勞務費等簡單支出大家分攤。此外幾乎沒有其他費用。
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女生還特別多,聚在一起吹吹打打熱鬧得不行。以前做義工時是每個月活動一次,現(xiàn)在群情激昂,兩周彩排一到兩次。團隊默契了,分工明確了,正規(guī)軍的樣子也出來了。再后來,更有了明確的編劇、角色面試,還分AB角。一出十來分鐘的戲,投入的精力還真不少。前不久還去橫店影視城煞有其事地搞了次“外景制作”。
去橫店拍的這部戲叫“清宮選婿”。把一大堆熱門元素拴到一出戲里。開始大伙兒穿著戲服沒啥話說挺尷尬的??蓪ε_詞的時候?qū)χ鴮χ筒脸龌鸹▉砹?,到了晚飯時已經(jīng)熱火朝天,大伙兒都以彼此角色互稱,聊得不亦樂乎。
最讓芳兒和伙伴們驕傲的時刻莫過于“匯報演出”:比如為小朋友準備的唱歌、講故事、跳手語舞;為老人們準備的戲劇大聯(lián)唱、童話劇……有次某位男生在演奏笛子時,護理醫(yī)院的院長一時技癢,當場展露深藏不露的鋼琴技藝。技驚四座,現(xiàn)場PK,氣氛煞是熱烈。
也有失落的時候。既然是無償?shù)模袝r難免會有些微妙的復雜情緒。要組織。要管理,新劇出來要動員,演員矛盾要調(diào)解,有了不合作情緒要疏導,自我感覺過于良好的人要委婉指正…一·芳兒低語:“也有很累,很想放棄的時候?!?/p>
想放棄了,就到自建的演客論壇上發(fā)發(fā)牢騷說說狠話,突然就有好多人冒出水面力挺。還有不懂網(wǎng)絡的人買了書現(xiàn)學現(xiàn)用維護論壇,于是。一下子,心又暖了。
2006年9月,是義工聯(lián)盟的周年慶,正式成立演客藝術團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不想就在那幾天,一位力挺藝術團的志愿者車禍身亡。吊唁的時候,同伴們哭成了淚人兒,說著這事就擱擱吧。可他的遺孀卻成了藝術團最堅定的擁護者,她說,直到車禍前一刻,先生還在和她說,成立藝術團是件好事。大家從小的夢想都有個實現(xiàn)的地方,還能為老人孩子們帶去歡樂……
芳兒和伙伴們被深深地震撼了。
幾天后。“新星”藝術團成立。這個最草根的藝術團被珍愛它的人們視為冉冉升起的新星。雖然小,卻明亮。
換客:100天換個結(jié)果
王曉光原本是一名機票代售點的工作人員,她的另一個身份是2006超女杭州20強。看得出,這是個不太安分的姑娘。事實上,讓她名聲大噪的還有一重身份一換客,網(wǎng)名艾晴晴。
之所以動了念頭,完全是受了那個加拿大小伙子的影響。他用一枚紅色曲別針換到了一年別墅的居住權,用“等價交換”來解釋似乎有點行不通。
王曉光在一句廣告語里看到了解釋:“需求決定價值?!北鹿苓@東西標價多少,要是你用不著,對你來說它就一錢不值,可對需要它的人來說,或許價值連城。所以,看看網(wǎng)上成功的換物交易,雄雞鑰匙鏈換乾隆幣,珍珠手串換嫩白緊膚露,各取所需又使物得其所。
能不能自己也嘗試一下?和一般換客不同,她什么也不想要,只想“試試”。
年輕真好,什么都可以試試。2006年10月15日,王曉光化名為艾晴晴,在北京現(xiàn)代城向?qū)懽謽抢锏娜怂魅×艘幻肚鷦e針。短短幾小時,換回寫真照片、玉佛和手機。之后,她前往地鐵、商場、學校、股票交易市場……她對自己說,看看能不能用100天的時間換到別墅。
人氣最旺的換客
突然她就出名了,在論壇上,博客上,有很多支持者,也有人說很難聽的話。用來交換的物品也千奇百怪,有網(wǎng)友提供據(jù)說全國僅三張的電影海報,有人想用筆記本電腦來換。大部分人是覺得好玩,少數(shù)人才是真正有需要來交換的。
和那些易物網(wǎng)上的換客不同,王曉光采取的是面對面的形式。讓她意想不到的是。還真有了換“別墅”的機會。受關注后的她在電臺節(jié)目中也有過一次交換機會,主持人拿出一個小女孩畫的別墅。要求交換價值6000元的兩瓶五糧液,好送給爺爺作生日禮物。王曉光拒絕了:“我的原則是面對面,只有見到畫畫的女孩,我才會換?!?/p>
這次拒絕讓她多了很多話柄。接下來十七八天里。她什么都沒換到,工作也辭了,沒有收入來源。只抱著這兩瓶酒??粗W(wǎng)友的責難,王曉光難過得想哭。這仿佛是最灰色的日子。
突然峰回路轉(zhuǎn)。她用酒換到了一把價值萬元的琵琶?!暗葍r越高的東西越難換到合適的東西,索性用來幫助人家也很好?!彼龑⑴脫Q給了中央音樂學院的一名貧困生。換回舞曲CD一張。
雖然博客是為換物而開,卻也記錄家?,嵤屡c心情點滴?,F(xiàn)在的王曉光生活更有規(guī)律。整理照片、寫博客。然后睡覺。盡管仍然沒有固定收入,但也不覺得恐慌。只是有時家里打電話來催她找工作,情緒多少會受點影響。但她還是想堅持到100天。
到第100天的時候能換到什么呢?王曉光自己也不知道。不過作為中國目前人氣最旺的換客,她并不后悔這100天的經(jīng)歷。對她來說,這是一種嘗試。
數(shù)一數(shù),還有多少“客”?
博客
這大概是最有名的“客”了。博客的英文名是“Blog/Weblog”。是“Web Log(網(wǎng)絡日志)”的縮寫,是一種十分簡易的傻瓜式個人信息發(fā)布方式。讓任何人都能完成個人網(wǎng)頁的創(chuàng)建、發(fā)布和更新。最初在國外,博客大多被用來發(fā)布新聞或互聯(lián)網(wǎng)知識,類似于個人媒體頻道,但如今,不管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心情記錄正成為博客最流行的內(nèi)容趨勢。
威客 這個詞作為一種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2005年,意思指可以讓智慧、知識、專業(yè)專長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轉(zhuǎn)換成實際收入的人。威客的英文名為Witkey(wit智慧key鑰匙),通俗地講,就是在網(wǎng)絡上出賣自己無形資產(chǎn)(知識商品)的人。
朋客
上世紀70年代末,一代青年崛起了,他們不滿現(xiàn)實,意圖反抗。但他們不再試圖推翻什么、 建立什么,而是尋求個體的獨立。于是搖滾樂誕生了一個新的流派——朋克(Punk),而這幫人則被稱之為“朋客”。從音樂形式看,他們提倡回歸早期簡單有力的曲調(diào),反對架勢十足的貴族化音樂,從朋客樂隊性手槍樂隊的代表作《英國無政府主義》的
名字中便可知端倪。
漂客
看清楚了,是“漂泊”的漂,意指那些漂流異鄉(xiāng)的人們。他們不喜歡固定在某個地方,更喜歡從這個城市漂到那個城市的新鮮感與距離感,說他們有“浪子情懷”也不為過。俗稱的“北漂”算是第一代“漂客”,但是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如今“漂客”的層次也越來越高:誰叫跨城市工作和跨國工作越來越成為一種工作時尚呢?
拼客
關注一下我們身邊的報紙和網(wǎng)站信息,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類似的“拼”之信息:一起“拼”車上班,一起“拼”租房子……要在日益昂貴的都市里獲得還算便利的生活,做拼客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對那些性格活潑外向的人來說,做“拼客”說不定還是個交朋友的新途徑呢!
拍客
顧名思義,這是群攝影愛好者。整天拿著相機拍來拍去的一幫人。他們的日常工作可能與攝影毫無關聯(lián),但這并不影響他們花大價錢買專業(yè)攝影器材。在攝影論壇上張貼自己的作品,并加入狂熱的討論。
紅客
紅客這個詞的出現(xiàn),最早要追溯到1999年?!凹t客”一直與“黑客”相對應,紅客的英文名Redhacker也是在Hacker前面加上Red。而從泛泛的意義上講,紅客就是從事網(wǎng)絡安全行業(yè)的愛國黑客,許多如今的紅客,當年也曾是名噪一時的黑客,聽起來很有點“金盆洗手”的味道。
死客
這個描述時尚圈新風氣的詞音譯自Skank,以名模凱特·摩斯的男友皮特·多哈特為旗幟人物上身是童裝尺碼的外衣或者是無襯里的軍裝風衣。搭配線條柔和卻非常緊身的褲子,當然頭上還要有一頂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帽子,露出前額的劉海。
極客
極客是美國俚語“Geek”的音譯。原意指那些性格古怪的人,他們大多智力超群,善于鉆研,行為方式特立獨行。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的興起,這個詞被用于形容對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有狂熱興趣并投入大量時間鉆研的人,現(xiàn)在的定義是即使你不是技術鬼才。只要你有自創(chuàng)的精粹內(nèi)容。極客就是“極致的想象力和極致的自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