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伍迪#8226;艾倫有一句名言,他說:“我和我的妻子只有一次同時達到高潮——當法官批準我們離婚的時候。”據說,女人理想中的“三八”生活狀態(tài)是8小時睡覺,8小時工作,8小時戀愛,也就是說16個小時和男人在一起。但男人不這么想,他們內心的圣經是:多數女人可以弄上床,少數女人能上眼,極少數女人能上心。
在如此悖論之下,男女之間要匹配是何等之難,他們只是互相殘忍地把對方的夢想撕得粉碎。男人的法定結婚年齡是22歲,法定當兵年齡只是17歲。由此看來,17歲就可以和敵人較量,而要到22歲才可以和女人較量,這說明女人比敵人還難對付。有玩笑說,妻子(Wife)就是洗(Wash)、熨(Iron)、吵架(Falling out)的縮寫。
出來混,遲早是要的。肉體要,牌坊也要,兩手都要抓。不要還好,朦朧就是美,一旦赤裸裸地要,就要量化,量化的故事注定是可笑的——因為沒有公式,只有市場價格。廣州花都某初二女生,為求吃喝玩樂,選擇“賣處”,并堅持價格不能低于3000元:“這種交易一生只有一次,以后就是再賣,也就100-200塊,所以不能再低?!?/p>
有企業(yè)家當初發(fā)財為的就是女人,成功后,卻受盡多個女人的折磨。蘇格拉底說:“一個兇惡的女人能造就一個哲學家?!蹦敲催@些企業(yè)家早就成哲學家了嗎?
男女之間的財富爭奪戰(zhàn)永遠不會停息。男人付出那么多,買到自由,或許買到的只是下一輪失望;女人得到了賠償,在某些富豪狹隘的視野里,女人就從妻子墮落為婊子,因為他付錢了。金山銀山又如何呢?杜十娘就怒沉百寶箱。而男人呢,已經不是東西了,站著理虧,躺著腎虧。
蓋洛普民意調查發(fā)現(xiàn),加拿大接受調查的160位離婚者中,有61%認為,離婚是他們在生活中經歷過的代價最昂貴的事件,不僅在經濟上如此,在感情上同樣如此。離婚導致 47%的人在財務能力上變弱,35%的人因此負債,22%的人不得不尋求親朋好友的財政援助,28%的人被迫出賣財物。他們的子女也受到影響,這項民調發(fā)現(xiàn)有44%的人自述,無力為子女籌措大學費用。
巨款勒索:最昂貴的離婚代價
任何感情都是純潔的,但財富腐蝕了它。
任何感情都是純潔的,但財富腐蝕了它。65歲的鄧香妹,曾與辜振甫有過一段情,因生活陷入困境,1992年向辜老請求給付生活費300萬。后來不時寫信向辜家或其親信,表明若不滿足需求將公開“私生女事件”,辜家為維護辜老聲譽,先后給付1億多元及兩間房屋。
辜老過世后,鄧香妹母女仍繼續(xù)索財,辜家控訴鄧、張母女恐嚇取財。在后來的法庭審判時,鄧香妹終于松口坦承其女與辜老無關,甚至當庭多次下跪。結果,鄧香妹被重判入獄5年,自認是辜老私生女的張怡華則被判刑兩年半。
一世之雄的辜老,沒想到還有這些說不出口的苦楚。看來,因為是富豪,所以一段情簡直就是一顆地雷,隨時會爆炸;或者是自己的軟肋,欺軟怕硬的女人往往從這個軟處猛捏。早知如此,必不當初。
在美國受到敲詐的變成了女方,女星杰西卡#8226;辛普森向法院提出離婚訴狀,要求與影星老公尼克#8226;拉奇分手。尼克提出離婚可以,但杰西卡必須返還他曾送給她的所有珠寶,同時在她提出離婚前擁有的家產當中至少應該有一半歸他所有。
尼克說,他曾給杰西卡買過不少貴重珠寶,而且杰西卡一直管理家庭賬目,他知道杰西卡一年至少應該賺到3000萬美元,而且離婚是杰西卡先提出來的,她必須給他經濟上的賠償。尼克之所以如此強硬,據稱是因為他得知杰西卡在沒有離婚之前就曾紅杏出墻。
戀愛就是無數個飯局,結婚就是一個飯局,而離婚是沒有飯局,所以,勒索有理?1982年,沙特軍火商卡索吉向他的前妻索拉亞支付了8.9億美元的離婚賠償金;美國得州富翁薩珀斯坦和他的瑞典妻子蘇姍離婚協(xié)議金額高達10億美元,他們將成為史上最高昂離婚案的當事人。
孩子爭奪:人是最大的財富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財產和孩子,究竟哪一個更值得爭取?價值觀不同,導致選擇的不同。有的為了方便再婚,相互推諉孩子;有的愛孩子,爭得頭破血流。
沙特富商馬斯里家財萬貫,擁有11部名車、雇用了5名仆人,其子女全在私立貴族名校就讀。馬斯里刻意隱瞞萬貫家財,還強行將4名年幼子女由英國帶到中東。英國高等法院法官芒比斥其所為“殘忍、無情、冷酷”,并作出首創(chuàng)的裁決:沙特富豪須給予前妻2600萬英鎊贍養(yǎng)費,其中的250英鎊作為前妻爭奪4個孩子撫養(yǎng)權的訴訟基金。
如果莫娜成功爭回兩子(16及14歲)與兩女(12及11歲),即馬斯里讓他們返回倫敦寓所的時候,該基金便退還予他。法院不居中秉公辦理,反而主動介入離婚糾紛,頗為有趣。
富豪很精明,人是最大的財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公司里,他都不把員工看成是成本,而看成是資源了,何況在家中?
某市一千萬富豪離婚,開庭時多名人大代表旁聽。除財產外,兩個女兒成為富翁夫妻爭奪的重點。妻子當庭哭述丈夫不忠,說他創(chuàng)業(yè)成功后,長期包養(yǎng)大學生:“據我所知有7個女人,如今有個已懷孕,要生了”。但問到孩子的歸屬,丈夫還是說:“孩子兩個我都要?!?/p>
股票轉讓:用股份換自由
主要的問題為股票選擇權的分配。
2006年2月9日,上市公司武漢精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布公告,因與妻子簽署離婚協(xié)議,現(xiàn)年40歲的上市公司第五大自然人股東劉起滔,將他所持有的精倫電子的一半股份,合計1150.29萬股,價值近3000萬元無償轉讓給其妻。
用股份換得感情的自由,在富豪圈中開了先河,即使和美國的網絡新貴們比起來,這位劉兄大方多了。盡管硅谷新貴們名下的公司股票選擇權動輒價值數百萬美元,但分配財產是件耗時、耗神又昂貴的事。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為股票選擇權的分配,就這部分而言,美國離婚法律并沒有清楚的定義。在欠缺合格的“法庭會計師”之下,問題更加撲朔迷離。
至今美國的法院還無法決定,幾乎每位員工都擁有的股票選擇權,應被視為財產或收入,因為若是屬于前者,夫婦將可平分;但若歸為后者,則應屬賺取的人擁有。以思科一名高級主管為例,最近就是因為這些議題所引發(fā)的訴訟,而已付出高達數百萬美元的律師費。
知名的家庭律師菲爾#8226;漢默指出,人們付不起離婚的代價。所以,大家都在湊合。憤怒、無理要求和不理智都會使離婚案越拖越久,導致原本平分或是準備留給孩子的金錢、資產,無謂的花在打官司上,淪為律師、會計師、私家偵探的巨大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