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我是一班之長,在家里,我卻是個“漏下巴”。仔細看看,我的下巴沒洞眼呀!讓我來告訴你是怎么回事吧!有一天,我正在吃飯,一不小心,米從嘴里掉了出來,但我沒發(fā)現(xiàn)。當媽媽收拾碗筷的時候,姐姐突然樂呵呵地對我說:“米!米!米!妹妹變成‘漏下巴’了。”我眼睛一瞪,對準了那粒米,默默地說:“米呀,下次你可別再給我惹麻煩了!”第二天,米又從我的嘴巴里掉了出來,我又沒發(fā)現(xiàn)。這次,姐姐更是笑得合不攏嘴了,說道:“妹妹,你怎么又變成‘漏下巴’了?”媽媽聽了,也笑了起來。我氣呼呼地對米說:“你為什么不聽話,小心我揍你!”
唉!從那以后,我就有了“漏下巴”的外號。
海燕老師:
陳思羽的這篇《漏下巴》,雖然寫得簡短,卻真實、有趣,一個淘氣、可愛的“漏下巴”形象躍然紙上。
云波媽媽:
以前,陳思羽的確是個“漏下巴”??戳怂龑懙倪@篇短文,我忍俊不禁。為姐姐笑她這件事,她還哭過鼻子呢!不過,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不是“漏下巴”了。
橡皮泥巴:
文章既寫清楚了“我”的外號的由來,又表現(xiàn)了要珍惜糧食的主題。很好!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做“漏下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