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木工,從森林里砍了一棵大樹,準備蓋房子時做棟梁。他好不容易把大樹拖回家,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他趁著高興勁兒,也沒有多想,拿起鋸子就鋸,吭哧吭哧鋸了半天,費了好大的勁兒,累得大汗淋漓,終于鋸完了。鋸完以后,他才發(fā)現(xiàn)鋸得太短了。
怎么辦呢?那就改做門框。于是,他提起斧子,連忙就砍,叮叮當當砍了半天,累得直喘氣,終于砍好了。他一看,砍得又太薄了,根本不能做門框了。
唉!沒辦法,只好改做扁擔了。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他拿起刨(bào)子來就刨。刨呀刨,刨了半天,刨光以后,他一看,哎呀,又刨得太小啦,根本沒辦法做扁擔啦!
這可如何是好呢?好!那就改做刀把兒吧!對,就這么決定了!說時遲那時快,他馬上操起削刀,一個勁兒地狠削。因為用力過猛,好幾次差點削了手。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哪,刀把兒削好了。試試看!他把刀把兒往刀上一安,不好了,削得太細了,不能用;扔了吧,太浪費了。
這可不太好辦啦!嘿,有啦!可以改做牙簽嘛!盡管如此,他還是耐心地用小刀慢慢地削,最后終于把牙簽做成了。
這時,他已經筋疲力盡、渾身大汗。他累得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把牙簽含在嘴里,終于可以喘一口氣了。突然,聽見“咔”的一聲,牙簽斷成了兩截。
博士丁對你說:
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粗心大意。在做事之前,要仔細規(guī)劃,做到心中有數: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樣,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計劃好,才能動手去做;否則,什么事也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