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情灑攀西
“晨自瀘山發(fā),飛駛峽道中。忽見霸王鞭者,聳立一叢叢。車輛穿梭織錦,坐轂飛揚上樹,公路宛如龍。仿佛瓊州島,赤日照當空。
蕉葉茂,桉樹密,挺深椋。甸沙關上漫飲,清茶沐凱風。欲往攀枝花去,只為遲來一月,不見木棉紅。別有奇花放,鋼都基建雄?!?/p>
這是1966年4月24日,已是74歲高齡的郭沫若同志從西昌去攀枝花時,書贈給中共會理縣委的《水調(diào)歌頭》。
為什么郭老會贈這首《水調(diào)歌頭》給中共會理縣委呢?因當時成昆鐵路還未建成,米易至攀枝花的公路也還沒有修通。中央領導鄧小平、李富春、彭真等,到攀枝花視察都是坐汽車走108國道,即抗戰(zhàn)時修建的川滇西路。經(jīng)會理,到魚鮮渡口,再坐船,溯金沙江而上,到達攀枝花。
四十年過去了,現(xiàn)在細讀和品賞郭老這篇佳作,往事歷歷在目。不僅看到今非昔比的巨變,而且領悟到郭老的高瞻遠矚及先見之明。
瀘山,不愧是西昌的一張名片。中央領導到西昌,都是下榻瀘山腳下、邛海之濱。今天的瀘山、邛海已被打造成四A級景區(qū),風光更加秀美,游客與日俱增。
“車輛穿梭織錦,塵轂飛揚上樹,公路宛如龍?!碑敃r正值攀枝花工業(yè)區(qū)開始修建,在既無鐵路,又無水運,更無航空的情況下,三千多萬噸各類物資,全靠汽車長途運輸。所以,人們說,攀枝花是全靠汽車輪子背出來的。
“蕉葉茂,桉樹密,挺深棕。”“仿佛瓊州島,赤日照當空?!惫系拿枋鍪悄敲淳?,那比喻更是恰如其分。西昌、攀枝花的氣候是干濕季節(jié)分明,熱量豐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我國少有的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勝地。攀枝花在2005年舉辦四川省首屆“冬旅會”,西昌在2006年接著舉辦第二屆,都很成功。兩地都創(chuàng)建成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可見旅游方興未艾。很多游客稱贊,冬天到西昌、攀枝花曬太陽,感受和海南島并無差別,但能節(jié)省大量的經(jīng)費。成、渝等地的游客更不愿舍近求遠了。
“欲往攀枝花去,只為遲來一月,不見木棉紅。”這是郭老的一大遺憾,因為他是四月底來的,攀枝花已開過了,他沒有看到攀枝花盛開的火紅情景。但他在1966年就提出用“攀枝花”作地名,可見他的遠見卓識。因當時的“攀枝花”還叫“渡口市”,是1987年1月23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才正式命名為“攀枝花市”的。
“別有奇花放,鋼都基建雄?!惫瞎P鋒一轉,乘勢引出“奇花”——鋼都。其寓意更深、更遠。今日的攀鋼已成為祖國大西南最大的鋼鐵基地,成為國內(nèi)外第一流的鋼鐵釩鈦企業(yè)。不僅結束了我國釩渣靠進口的歷史,而且使釩渣遠銷英、法、德、美、印度十多個國家。
郭老這首《水調(diào)歌頭》是寫景、抒情、入志,完全有別于他當時的作品。翻開郭老1963年出的《東風集》,例如《歌頌群英大會》:“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全國先進生產(chǎn)者群英大會將開幕,真是做到了俗話所說的‘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我因成詩七十二行,獻出衷心的歌頌。
建國十周年紀念后的第二十五天,
全國的先進生產(chǎn)者來到北京會面,
向親愛的黨和毛主席捧獻出心肝,
二十世紀的群英會轟轟烈烈地表演。
英雄們比政治掛帥,比實踐總路線,
比干勁,比先進,比智慧,比積極生產(chǎn),
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交流建設經(jīng)驗,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生活決不占先。
……”
又如《中國的大地在呼喚——歡送支援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第一線的同志們》:
“同志們,中國的大地在呼喚,
你們聽黨的話,成批來到田間,
前來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第一線。
這是承擔了光榮的戰(zhàn)斗任務,
有如當年解放軍去解放中原,
有如人民志愿軍赴朝鮮作戰(zhàn)。
你們是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的尖兵團,
經(jīng)過了八年或十年的勤勞生產(chǎn),
就可以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完全改觀,
使農(nóng)業(yè)的現(xiàn)代化逐步地實現(xiàn),
在農(nóng)村中會建設出地上樂園。
”
郭老處在當時的歷史年代,他所說的“七十二行詩”,怎能讓人認同、信服。
而我們讀到郭老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則看到他才華依舊,寶刀不老。感到格外的親切,敬仰由生,高興萬分。
網(wǎng)樂
玩電腦,我還是個門外漢。只能看看新聞,下下象棋。
在網(wǎng)上下棋,真是“棋”樂無窮。兩個人素不相識,也不分男、女、老幼。也不管近在咫尺,或是遠在天涯海角,便可迎面而坐,推枰論道。
上網(wǎng)下棋,完全有別于傳統(tǒng)的下棋。無需找桌椅,擺棋子。更不用擔心有人抱膀子,抓棋子,掀棋盤。勝負也很坦然,即使輸個“三不響”也無人取笑。更不怕一敗地,被“老王推磨”了。
但在網(wǎng)上下棋,也有不愉快的事。有的對手走了臭著,接二連三要求悔棋,真是令人心煩。遇到會弄手腳的人,他的用時可以不動,還會倒退。憤怒之中,也只得怨電腦不公平。碰到怕輸、耍賴之人,明明他已輸棋,卻將殘局鎖定。如果自己退出,贏了棋還要被扣分。如果不退出,有時一鎖就是幾個小時。
我的棋藝平平,網(wǎng)上的輸贏盤次也大致相當。論級別總是在三四五級棋士之間,很難上到二級,也在五級停留不久。
春節(jié)放假無事,上網(wǎng)下棋便是我的最大樂趣。因積分不高,我總喜歡到“十分鐘”快棋室里去對弈,偶爾才能進到中級棋室。
在“十分鐘”快棋室里,也是等級森嚴。高一兩級的人都不想與低級別的下。因為即使贏了,每盤只能得幾分。如果輸了,那就要被扣二三十分。所以,往往會遇到“你的積分不符合玩家設定的要求,對方不想與你玩”。這不僅令人大為掃興,同時也缺少了與高手過招的機會。
當時我只是三級棋士,看到一位一級大師來到“十分鐘”的快棋室。心想他肯定不會和我交手!想到不費事,試一下又何妨?誰知一點擊,那位大師便欣然答應。我鼓足勇氣,想力爭取勝。誰知沒走幾步,我便敗局已定。正當我快被將死之時,對方卻顯示認輸,并要求重新開戰(zhàn)。我以為是對方按錯了鍵,讓我一下得了四十多分,于是立即同意再下。
棋高一著,猶如泰山壓頂。然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shù),才爭得了盤和棋。對方有些不服氣的樣子,又與我下,我正是求之不得。第三盤在我被一步就將死之時,對方又是先認輸,并要求再下。這樣對方連讓四盤,使我的積分一下達到一千九百多分,成為一級棋士了,對方才離去。因為我不會輸入文字,也無法知道對方的姓甚名誰,更不知是哪位高人。
這位高人不僅與我連下幾局,還送那么多積分給我,讓我百思不解。我欽佩他的棋藝高超,人品厚道。同時贊美他,在新春之際,把歡樂、驚喜送給別人。
欣喜之余,我也悟出點道道來??縿e人的恩賜是不會長久的,徒有虛名又有何益,靠自己的真本事,那才叫踏實。
重陽時節(jié)登瀘山
在西昌工作了四十多年,每年都要去爬幾次瀘山。
今年去登瀘山,則另是一番情趣:是涼山州老協(xié)組織的活動,更特別的是選在重陽時節(jié)。
我們“航天城”騎游隊是騎自行車去的瀘山,瀘山的山門是剛修建的,修得很氣派,既有古香古色的格調(diào),又顯大度不凡。即便在公路上看到,也極富吸引力。這道名片,首先把瀘山的壯麗、秀美展現(xiàn)在游客的眼前。
老協(xié)的文藝表演活動是在光福寺展開的,節(jié)目豐富多彩,不時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更有趣的是一只大青猴也趕來湊熱鬧,它先是從光福寺殿前的通道過來,順著圍墻又爬到飛檐翹角的房屋上。它一點不怕游人,也不顧音樂聲,總之毫無驚嚇之感。
看到人、猴近距離的接觸,自然想到瀘山的生態(tài)是越來越好,環(huán)保是令人稱贊,可見當今社會是多么和諧。
光福寺內(nèi)煥然一新,不少殿堂剛剛落成,同行的人都夸真是舊貌換新顏。在光福寺內(nèi),菊展吸引了游客的目光。菊花的種類很多,有黃色、白色、紫色、紅色的……有的菊花甚至叫不出名字。更讓人稱奇的是那“花塔”,全由五顏六色的菊花砌成的“七級浮塔”,把宗教文化和美好的祝福巧妙地融為一體,真是匠心獨運,別具一格。
瀘山很美,她有峨眉之秀,青城之幽??上Ч艜r“蜀道之路,難于上青天?!倍鴽錾街?,則比登天還難。除高山大河所隔,還有關卡林立,土司割據(jù)。難怪文人騷客足跡罕至,自然也就沒留下多少贊美瀘山的詩句。使她藏在深閨少人識。
也還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說解放了,涼山向外界敞開了封閉千年的山門。而像郭沫若等大家、名人到西昌,也沒留下什么墨寶,不得不是一大遺憾。
所幸的是,郭老在他的《水調(diào)歌頭》中留下了“晨自瀘山發(fā),飛駛峽道中……”的佳句。如果到會理陳列館把郭老所書的“瀘山”二字臨摹、放大,刻在瀘山的顯要位置,那瀘山就會大為增彩添色。
瀘山能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主要是托涼山舉辦冬季旅游大會的“?!保飧K赂堑酶2粶\。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這傳統(tǒng)佳節(jié)之際,不由想起唐代大詩人王雄的千古佳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那流芳百世、膾炙人口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千百年來無時不在勾起中國人的懷鄉(xiāng)之情,思親之感。
時逢重陽,又值“冬旅”,心如潮涌,情不自禁。自己冒昧合詩一首,以慰欣愉:
冬旅盛會迎遠客,彝家風情倍感親;瀘山邛海好去處,美景勝地多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