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黃 文,研究員,重慶八中物理教師。重慶市力學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物理奧林匹克學校教練。
關鍵詞 理解;獨立思考;反思;基礎
很多同學覺得高中物理難學,特別是習題難做,考試時經常不能取得滿意的成績。以下就怎樣才能做好物理習題提出一些建議。
1 理解所學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是解答物理習題的基礎
解答物理習題,就是用學的物理知識來分析和解決與物理相關的實際問題,如果沒有真正理解所學的物理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是不可能做好物理習題的。
在學了初中物理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高中物理,盡管高中物理課程所講授的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原子物理五個部分在初中物理都曾涉及,但高中課程對每一部分講授的知識面更廣,系統(tǒng)性更強,層次更高,難度更大,要多在理解上下功夫,千萬不能死記硬背。
聽課和做題是學習物理過程中兩個緊密相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聽懂了老師所講的物理知識和方法,自己在課后才能比較順利地做好物理習題。而在做題的過程中又可以加深對所學物理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并逐步積累處理實際問題的經驗。
2 做物理習題要清楚題目所涉及的物理情景和過程,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找到所遵循的物理規(guī)律。不能簡單的套公式、套例題,物理題目千變萬化,糊里糊涂的去套,就經常會出錯
例 水平傳送帶AB長L=8.3m,質量為M=1kg的木塊隨傳送帶一起以v1=2m/s的速度向左勻速運動(傳送帶速度恒定),木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當木塊運動至最左端A點時,一顆質量為m=20g的子彈以v0=300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對射入木塊并穿出,穿出時速度v=50m/s。以后每隔1s就有1顆子彈射向木塊,設子彈射穿木塊的時間極短,且每次射入點各不相同。求:
(1)木塊在傳送帶上最多能被多少顆子彈擊中?
(2)從第1顆子彈射中木塊到木塊最終離開傳送帶的過程中,子彈、木塊和傳送帶這一系統(tǒng)所產生的熱能是多少?
討論 第1顆子彈射穿木塊的過程顯然是非彈性碰撞,且射穿的時間很短,以子彈和木塊組成的系統(tǒng)動量近似守恒,由
得到子彈穿出后木塊速度v'1=3m/s,方向水平向右。然后木塊在傳送帶向左的滑動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勻減速運動,經
減速為零,向右位移
因t1=0.6s<1s,所以在第2顆子彈擊中之前,木塊還要在傳送帶的滑動摩擦力作用下向左勻加速運動t2=0.4s,速度增大為
在計算發(fā)熱時,有的同學僅知道例題中講過非彈性碰撞要損失機械能,就只考慮了子彈射穿木塊時產生的熱量,而忽略了由于木塊和傳送帶之間的相互摩擦產生的熱量;有的同學又正好相反,僅記得摩擦力乘相對位移等于產生的熱量的公式,就只計算了由于摩擦產生的熱量,忘掉了由于子彈和木塊非彈性碰撞所產生的熱量。對于究竟哪些原因會造成系統(tǒng)機械能的損失,使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認識不清。
還有同學沒搞清楚木塊和傳送帶的相對運動過程,就以木塊對地位移L=8.3m作為木塊和傳送帶的相對位移,并以此計算摩擦產生的熱量。
3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3.1 要獨立思考
有的同學平時做題,只要稍有困難懶得動腦筋,總是馬上問老師或和同學討論。從表面看似乎效果還不錯,一是效率高,短時間就可以完成作業(yè)。二是解答的錯誤少。但自己不充分思考,總是依賴他人,自身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考試時有了困難無人可問,就沒有辦法做題。平時做物理習題遇到困難時,首先應該獨立思考。只有在經過充分思考仍有疑問的情況下,才應該請教老師或同學。
3.2 要定時練習
考試時是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數(shù)量,一定難度的題目。現(xiàn)在很多省、市高考,物理都是放在理科綜合之內,理科綜合考試150分鐘要完成300分的題目,其中物理總分120分,大約應在60分鐘完成,而物理試題包括了8個選擇題,1個實驗題和3個計算題,時間是比較緊張的。所以平時做物理習題就要抓緊時間,定時練習,快速完成,養(yǎng)成良好習慣。有的同學平時做題總是慢慢磨,到考試時不是題目做不完,就是忙中有錯,效果很不理想。
3.3 反思和小結
平時做物理習題一定要快速完成,但之后應找時間對做過的習題,特別是有代表性的習題進行充分的反思。想一想題目的情景和物理過程,題目考查了哪些物理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自己在分析題目時是抓住了什么關鍵,才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題目除了自己在解答時所用的方法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途徑可以解決,在各種方法之中,哪種方法是最簡捷的。題目的情景和物理過程如果稍加改變,在解答的方法上又應該如何進行調整。
對于沒有做出來的物理習題和做錯了的題目,在反思時要找到無法下手或產生錯誤的原因,是讀不懂題,搞不清楚題目的情景和物理過程;還是對哪些物理概念、規(guī)律和方法沒有掌握。及時查漏補缺,并學會正確的處理方法。
在一個單元學完之后,對所做的題目要進行小結,看看這一部分的習題主要有哪幾種類型,對每一種類型的題目在審題時自己積累了什么經驗,在分析過程中應抓住什么關鍵,處理這類問題應用什么規(guī)律和方法最簡捷,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在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錯。
只有充分的反思和認真小結,才能將習題真正理解和掌握,達到做一個題,懂一個題,會一類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做物理習題千萬不能只求數(shù)量,物理習題千變萬化,題目是做不完的,如不進行反思和小結,做再多的題也不會有多少收獲,時間一長,就都淡忘了。
3.4 重視基礎
學習總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即“萬丈高樓從地起”。而且近年來很多省、市高考都將物理納入理科綜合,題目難度明顯降低。從幫助理解所學知識和掌握物理方法的應用的角度來看,基礎題和中檔題也最有效,所以平時做物理習題時,應將重點放在基礎題和中檔題,不能一味追求難題,否則必然事倍功半,效果不佳。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