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點賞析
蘭與儒學傳統(tǒng)中人格定位之所以能夠建立對應關(guān)系,與它的生物學特性有關(guān):蘭花葉態(tài)綽約多姿;色澤終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潔,具備了符合民族審美趣味的形態(tài)。其社會學意義也由來已久,它以獨有的天姿神韻,進入了儒者的審美視野。所有愛蘭、植蘭、賞蘭、詠蘭之人,都從蘭花身上吸取道德的力量,從而自覺地塑造、提升、升華自身的人格與胸懷。它的文化內(nèi)涵已發(fā)展為孔子那種“當為王者香”的理想和不為貧賤失意所動的人格信仰??傊m象征了儒學的人格理想:德行高雅、堅持操守、淡泊自足、獨立不遷。
儒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在漫長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既保持著自身的價值觀念——這是一種文化能夠存在的根基,同時,又不斷應對現(xiàn)實動蕩帶來的挑戰(zhàn)。而這動蕩在中國社會最激烈的莫過于江山易主,尤其是政權(quán)淪落外族之手。在這種時候,儒學人格往往表現(xiàn)為:堅貞的操守、張揚的個性,這一人格定位在宋末元初著名詩人、畫家鄭思肖的身上。他通過畫露根蘭、無土蘭來寄托他的亡國之思。
從鄭思肖到揚州八怪等蘭花題材的詩畫中,堅持操守、張揚個性成為共同的主題。由此可以看到儒學傳統(tǒng)的人格特征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如由推崇“王者香”的高雅變?yōu)槌缟袀€性的張揚,由“不以無人而不芳”的自賞變?yōu)椴桓钠渲镜膱载?,這是儒學注重個體道德修養(yǎng)的傳統(tǒng)在新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發(fā)生的衍變,它們并沒有突破或超出儒學的價值范疇,而是對傳統(tǒng)人格定位的補充、延伸。
陳之藩作為海外游子,在異國看到故鄉(xiāng)的花草而產(chǎn)生感慨,陳之藩用“失根的蘭花”自喻,足見他深厚的儒學素養(yǎng)。因為蘭花是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征的象征意象,它身上積淀了一個民族的歷史。從話語層面看,作者思戀的是故園的“花花朵朵”,是“故宮的石階”,是“母親”;從歷史意蘊層面看,他思戀的是傳統(tǒng)文化,因為“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歌,是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宗的靜肅墓廬,把它點綴美麗了”。陳之藩說:“是多少多少年的歷史,才產(chǎn)生一點傳統(tǒng);是多少多少年的傳統(tǒng),才產(chǎn)生一點風格?!边@種對正在消失的傳統(tǒng)與風格的珍愛,是“失根的蘭花”的深層寓意所在。他與鄭思肖的不同之處在于,蘭花作為儒學傳統(tǒng)人格的象征,在鄭思肖筆下只是“失土”,失去了滋養(yǎng)它的國土,然而文化根基仍在。而陳之藩的蘭花失去的與其說是國土,不如說是“蘭花”賴以為生的文化土壤,那是“失根”之痛。因此,陳之藩們不僅是地域意義上的游子,更是文化意義上的游子。人們說蘭、畫蘭、詠蘭、寫蘭,其實是在解讀自身,是在蘭的品格中讀自己的精神境界。這也說明了儒學中濃厚的“蘭情結(jié)”。
難點指津
閱讀散文,首先應抓住它的“神”,這是整個解題的大方向。一旦它出了錯,那可能會“滿盤皆輸”,就像作文的“審題”一樣,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本文的“神”,就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家園的依戀。這可以通過“蘭花”這個意象以及文中的一些語句得出。“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等語句,“群山萬壑”等純樸的自然景觀潑染出一幅中國山水寫意畫,典型的悲歡離合的中國式講述故事,無不說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怎不令人思念不已?所以說,本文的“神”,就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家園的依戀。因為蘭花是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征的象征意象,它身上積淀了一個民族的歷史。
考點訓練
1、文章伊始,作者為什么用“詩、畫、山、樹、綠藤、綠草、鳥語、夢”等一系列意象營造一種詩情畫意的氛圍?
2、作者寫那位美籍華人的經(jīng)歷的用意是什么?
3、如何理解“萍”“絮”“流”“飄”的深刻內(nèi)涵?“萍”“絮”與“蘭花”是什么關(guān)系?鄭思肖筆下的蘭花與陳之藩筆下的蘭花有什么不同?
4、請談?wù)劦箶?shù)第四節(jié)在全文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上所起的作用。
參考答案:
1、(1)在這美妙的景色背景中賞花,更能見出花的靚姿、美色,況且這些花全都來自中國,情感上更易于親近。(2)作者這是“欲揚先抑”,為后文“背景變了,花的顏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落了”陡然轉(zhuǎn)折做鋪墊,使得后文傷感的旋律更傷感。
2、為了引出“萍”“絮”這些古典意象。住在國外,失根的痛苦于那位美籍華人是抽象的,“萍”“絮”則以大家熟悉的這些古典意象將這種失根的痛苦具體化、形象化。
3、(1)形象地展示了漂泊之人在空間上的不定感。以一種徐緩而沉郁的節(jié)奏把握了居住異域他鄉(xiāng)之人精神上缺少依賴和安全感的脈搏。(2)“萍”“絮”尚有所憑借,只有蘭花,連根帶葉均飄于空中,沒有土壤的滋潤,其無奈可想而知。它們之間是遞進關(guān)系。(3)參考“美點賞析”。
4、略。